七年级上册数学如何提高成绩?
认真听课,多做习题!慢慢就会提高成绩! 数学有时候和实践关联很大,所以,平时也多让孩子参加实践训练,培养动手能力!会对理科学习大有助益的!
2100-21×53 2255 2. (103-336÷21)×15 3. 800-(2000-9600÷8)4. 40×48-(1472 328)÷5 5. (488 344)÷(202-194)6. 2940÷28 136×7 7. 605×(500-494)-1898 8. (2886 6618)÷(400-346)9. 9125-(182 35×22)10. (154-76)×(38 49)11. 3800-136×9-798 12。
(2)在练习过程中,守门员离开球门线最远距离是多少米?(3)守门员全部练习结束后,他共跑了多少米?
练习八(B级) (一)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要求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1)37.27 (2)810.9 (3)0.0045078 (4)3.079 (二)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要求精确到千位): (1)37890.6 (2)213612.4 (3)1906.57 9. 9x^2(x-1)^2-3(x^2-x)-56 =9x^2(x-1)^2-3x(x-1)-56 =[3x(x。
(四)用">","0,则a-ba (C)若ba (D)若a<0,ba (二)填空题: (1)零减去a的相反数,其结果是___; (2)若a-b>a,则b是___数; (3)从-3.14中减去-π,其差应为___; (4)被减数是-12(4/5),差是4.2,则减数应是___; (5)若b-a<-,则a,b的关系是___,若a-b<0,则a。
A,X=-13/10 B,X=-1/6 C,X=1/6 D,X=3/10 (17)(河北省中考题)古代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驴子和骡子一同走,他们驮着不同袋数的货物,每袋货物都是一样重的,驴子抱怨负担太重,骡子说:“你抱怨干吗?
一年级数学题?
5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1,这个数是( )。
原发布者:suren808脱式计算824÷4x3(601-246)÷5201 232-365======(25 38)x15(59-187)÷31500-125x8======25x8x9( 脱式计算。
绝对值经典练习 判断题: ⑴ 、|-a|=|a|. ⑵ 、-|0|=0. ⑶ 、|-3|=-3. ⑷ 、-(-5)›-|-5|. ⑸ 、如果a=4,那么|a|=4. ⑹ 、如果|a|=4。
填空题:(1)如是,那么ac0;如果,那么ac0;(2)若,则abc=;-a2b2c2=;(3)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x的绝对值等于2,那么x2-(a b) cdx=.2.计算:(1)-32- (2){1 []×(-2)4}÷(-)。
(刀神李流水 一刀断流水 剑圣陆青山 一剑斩青山) 简介: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一课一练。
对于初一有理数的学习,在平时要如何去做好一系列练习题呢?和我一起来做份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方》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6年级上册数学脱式计算练习题200DA?
280 840÷24×5 85×(95-1440÷24) 58870÷(105 20×2) 80400-(4300 870÷15) 1437×27 27×563 8。
学习整式及其加减的过程中,在平常要怎样做练习呢?我为大家推荐初一上册数学整式及其加减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5 21*8/2-6-59 68/21-8-11*8 61 -2/9-7/9-56 4.6-(-3/4 1.6-4-3/4)1/2 3 5/6-7/12 [2/3-4-1/4*(-0.4)]/1/3 2 22 (-4) (-2) 4*3 -2*8-8*1/2 8/1/8 (2/3 1/2)/(-1/12)*(-12)1(-28)/(-6 4)。
辛劳的付出必有丰厚回报,紫气东来鸿运通天,祝: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时能超水平发挥。我整理了关于苏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应用题:1.有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了他的一半少1米,第二次用去了剩余铁丝的一半还多1米,结果这根铁丝还剩余2.5米,问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米?2.将内径为200mm的圆柱形水桶中的满桶水倒入一个内部长\宽\高分别为300mm.300mm.80mm的长方形铁盒中,正好倒满,求圆柱形水桶中的水高?
初一数学上册课本P101练习和P102第9题题目(全面,急,人教版)
p101练习:4分之5x-1=2分之3x 1-3分之2-x 2分之3x 2-1=4分之2x-1-5分之2x 1 p102 9题:整理一批数据,由一人做需要8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先由一些人做2小时,再添加5人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的4分之3.怎样安排参与整理数据的具体人数?
2x 17=35 3x-64=11 12 8x=52 0.8x-4.2=2.2 2x 5=10 3x-15=75 4x 4o=320 3x 77=122 5x-1.6=0.6 6x-4=20 10x-0.6=2.4 500-12x=140 1) 66x 17y=3967 25x y=1200 答案:x=48 y=47 (2) 18x 23y=2303 74x-y=1998 答案:x=27 y=79 (3) 44x 90y=7796 4。
单位1减去截取部分就是剩下部分原长乘以剩下部分就是剩下钢管的长度第一次截去1-7/10=3/10剩下长度10×(3/10)=3米第二次截去1-1/3=2/ 3剩下长度3×(2/3)=2米 。
选择:(每题10分)1.零是 :A 最小的正数 B 最小的整数 C 最小的自然数 D 绝对质最小的数 2.a, b 是有理数,它们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所示: 把a, -a , b 。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法试题及答案
在考试之前做好每一个试卷的复习,对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份好的试题卷将能够有效的去检测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下面是我网络整理的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法试题,希望对你有用。
七年级(上)数学期末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___耐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30分)1.(1)1.4的相反数是 ; (2) 的倒数是 ;(3)— = .2.已知 ,则-nm= .3.已知 为一元一次方程,则n= .4.如图,它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若正方体的对面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3/7 × 49/9 - 4/3 2. 8/9 × 15/36 1/27 3. 12× 5/6 – 2/9 ×3 4. 8× 5/4 1/4 5. 6÷ 3/8 – 3/8 ÷6 6. 4/7 × 5/9 3/7 × 5/9 7. 5/2 -( 3/2 4/5 )8. 7/8 ( 1/8 1/9 )9. 9 × 5/6 5/6 10. 3/。
这篇关于初一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训练试题(含答案),是 无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试题
自从进入到初一后,对于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这门功课要如何学习呢?接下来不妨和我一起来做份初一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初一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试题及答案 1.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D)
A.2x y=0 B.7x 5=7(x 1)
C.x(x 3) 2=0 D.2x=1
2.小华带x元去买甜点,若全买红豆汤圆,则刚好可买30杯;若全买豆花,则刚好可买40杯.已知豆花每杯比红豆汤圆便宜10元,依题意可列出方程为(A)
A.x30=x40 10 B.x40=x30 10
C.x40=x 1030 D.x 1040=x30
3.下列方程中,解为x=-1的是(D)
A.2x=x 1 B.2x-1=0
C.x=2x-1 D.x=2x 1
4.若关于x的方程mxm-2-m 3=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这个方程的解为(A)
A.x=0 B.x=3
C.x=-3 D.x=2
5.下列方程中,解不是x=2的是(B)
A.14x-2=-32 B.3x-5=x
C.12(x-1)=0.5 D.2x 3=7
6.2x-3与9互为相反数,用方程来表示就是(B)
A.2x-3=9 B.2x-3=-9
C.2x 3=9 D.2x 3=-9
7.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使它的解为-5,未知数的系数为45,则方程为__45x=-4(答案不唯一)__.
8.若关于x的方程-5x1-a 1=6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__0__.
9.若(a 1)2 |b-2|=0,则a-b=__-3__.
10.检验括号中的数是否为方程的解.
(1)3x-4=8(x=3,x=4);
(2)12y 3=7(y=8,y=4).
【解】 (1)x=4是方程的解,x=3不是方程的解.
(2)y=8是方程的解,y=4不是方程的解.
11.根据条件列方程:
(1)某数的5倍比这个数大3;
(2)某数的相反数比这个数大6;
(3)爸爸和儿子的年龄分别是40岁和13岁,请问: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2倍?
【解】 (1)设该数为x,由题意,得5x=x 3.
(2)设该数为x,由题意,得-x=x 6.
(3)设经过x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2倍,由题意,得40 x=2(13 x).
12.若关于x的方程mxm 5 m-3=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这个方程的解为(C)
A.x=1 B.x=-1
C.x=-74 D.x=-4
【解】 由题意,得m 5=1,∴m=-4.
∴该方程为-4x-7=0,解得x=-74.故选C.
13.已知关于x的方程ax b=0,当方程的解是x=0时,a,b应满足的条件是(C)
A.a=0,b=0 B.a=0,b≠0
C.a≠0,b=0 D.a≠0,b≠0
14.有6个班的同学在大会议室里听 报告 ,如果每条长凳坐5人,还缺8条长凳;如果每条长凳坐6人,就多出2条长凳.设来听报告的同学有x人,会议室里有y条长凳,则下列方程:①x5-8=x6 2;②5(y-8)=6(y 2);③5(y 8)=6(y-2);④x5 8=x6-2.其中正确的是(A)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5.已知3个连续偶数的和为90,设中间的偶数为x,则可列出方程为__(x-2) x (x 2)=90__.
16.若方程(m2-1)x2-mx-x 2=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代数式|m-1|的值为(A)
A.0 B.2
C.0或2 D.-2
【解】 原方程可化为(m2-1)x2-(m 1)x 2=0.
∵该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m2-1=0且-(m 1)≠0,
∴m=1,∴|m-1|=0.
故选A.
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 一、方程特点
(1)该方程为整式方程。
(2)该方程有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化简后未知数系数不为0.
(3)该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
满足以上三点的方程,就是一元一次方程。
二、判断 方法
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如果能整理为 的形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一次方程。里面要有等号,且分母里不含未知数。
变形公式
( , 为常数, 为未知数,且 )
三、求根公式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 b=0 (a≠0)
其求根公式为:x=-b/a
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根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步骤 一、去分母
做法:在方程两边各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依据:等式的性质二
二、去括号
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可根据乘法分配律(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或除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依据:乘法分配律
三、移项
做法:把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一般是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左边,而把常数项移到右边)
依据:等式的性质一
四、合并同类项
做法: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依据:乘法分配律(逆用乘法分配律)
解方程步骤
五、系数化为1
做法: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
依据:等式的性质二.
初一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试题大家做好了吗?我为大家进一步推荐初一的其他课程视频学习,高分也能轻松拿哦。大家赶快来学习吧!(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体验学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