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岳阳楼的古诗。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李白: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杜甫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登岳阳楼》年代:宋 作者: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2.《岳阳楼》年代:唐 作者: 李商隐 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
岳阳楼记不是最难背的古诗。首先,岳阳楼记不是诗,而是散文,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而写的一篇散文。
岳阳楼 元稹 〔唐代〕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岳阳楼黄鹤楼哪个诗词更有名?
岳阳楼和黄鹤楼都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并留下了许多诗词作品。
唐代诗人李白在《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描绘了登上岳阳楼所见的美景。他描述江水通向开阔的洞庭湖,大雁南飞带走了他的忧愁,而山峰又似乎带来了好月。在云间下榻设席,天上传杯饮酒,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宋代诗人黄庭坚在《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中,表达了自己在边荒中的艰难经历。
《岳阳楼》——钱大昕 杰阁出城墉,惊涛日夜舂。地吞八百里,云浸两三峰。已极登临目,真开浩荡胸。不因承简命,那便壮游逢。《过洞庭湖》——许棠 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斑。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鸟高恒畏坠,帆远却如闲。渔父闲相引,时歌浩渺间。
第一首《岳阳楼晚望》乾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何事黄昏尚凝睇,数行烟树接荆蛮。——作者崔珏。。首联从大境着笔,先开阔眼界;中间两联再写近景,很是工整;最后一联已经略微有点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意境。
描写岳阳楼的古诗词有哪些
(宋)陈与义《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唐)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出自唐代:杜甫《登岳阳楼》白话文释义: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岳阳楼杂咏十二绝》宋·胡寅 沅澧澬湘此并行,涨流洄薄又东倾。西南或与天为际,禹贡如何不记名。12.《岳阳楼杂咏十二绝》宋·胡寅 朱楼深稳可凭栏,万顷波光一目间。不见惊鸿偏凤髻,空余天鉴写云鬟。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题岳阳楼》[唐]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倚曲栏。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岳阳楼》[唐]李商隐 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
《岳阳楼记》中的一些著名对联: 1. 上联:洞庭湖波涛汹涌,岳阳楼美景如画。 下联:八百里洞庭烟波,五千年乡国情怀。
描写楼阁的诗句?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王勃《滕王阁》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米芾《望海楼》 层台飘渺压城堙,倚杖来观浩荡春。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唐代: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白话文释义: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隔了一年,政治清明通达,人民安居和顺,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登岳阳楼 唐 ·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分别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唐代阎伯瑾的《黄鹤楼记》(但黄鹤楼是因崔颢的《黄鹤楼》一诗而闻名)。
赏析: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
关于岳阳楼的诗句
1、《登岳阳楼》——李东阳
突兀高楼正倚城,洞庭春水坐来生。
三江到海风涛壮,万水浮空岛屿轻。
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
中流或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
2、《巴陵》——唐寅
巴陵城西湖上楼,楼前波影涵清秋。
数点征帆天际落,不知谁是五湖舟。
3、《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关于岳阳楼的诗句如下文所示:
1、登岳阳楼
杜甫 〔唐代〕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以前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终于如愿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隔开来,整个天地仿似在湖中日夜浮动。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年老多病只有一只船孤零零的陪伴自己。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2、登岳阳楼(一)
陈与义 〔宋代〕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译文: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以东长江以西,落日缓缓下沉,无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一动不动。
登临的地方是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徘徊在湖光山色中一直到暮色。
跋涉万里来此还要登高望远,三年辗转历尽危难还要独登高楼。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3、登岳阳楼(二)
陈与义 〔宋代〕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译文:
晴空万里,湖面风平浪静,天空倒映在平湖中,行驶的帆船和大雁好似都漂浮在空中。
晚秋后异乡旅人登楼望景,落日缓缓落在君山之中。
向北看只见稀疏的白色枯草,向南望则看见枫叶红艳似火。
一路只顾观赏风景很少留神思考,结果到了巴陵还未做出好的诗篇。
4、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唐代〕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译文:
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洞庭湖水,广阔无垠,依稀看见与长江相接。
南飞的大雁带走我忧戚烦闷的心情,远处的山峰衔来一轮美好的明月。
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推杯换盏,畅饮美酒。
醉后朦胧里一阵阵凉风起,吹得我翩翩起舞袖带旋回。
5、岳阳楼
元稹 〔唐代〕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译文:
岳阳楼红日斜照楼窗,在水中的倒影,宛如一座赤玉幢。
寂寞失时地看向那残春,仿佛有着千头万绪难以表达的情意,伴随着湖水从窗子溢出并流向没有尽头的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