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 ,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10.(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三句,援引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轻启兵端最终落败的古事,告诫南宋朝廷要慎之又慎。18.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译文: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住的地方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译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豪杰,但如今在哪里呢?
默写集锦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15首理解性默写辅导) 第25课 词五首 《望江南 (梳洗罢)》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简明地写出了一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迫切心情)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运用了拟人方法;写女子登楼远眺盼归人而不得的失望、怅惘之情) 肠断白苹洲。
高一语文期末的考试题
(苏轼《赤壁怀古》)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3)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5)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6)吾所以为此者, 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
我对理解性默写的感受是: 看似很简单,实则不一般。 高考必背篇目,随时几乎是天天在背诵,但从每次测试的情况来看,效果不理想。时间上的投入与最后的收获,好像不成正比。文章记不住、句子填不准、字词写不对等,是普遍的问题。提高理解性默写的得分率,是许多老师和学生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事情。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追慕三国英雄,发出了“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感叹。
英雄泪尽: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英雄感慨: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风流消逝: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北伐赫赫: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草率败北: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时光流逝: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过零丁洋/文天祥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课外古诗文默写:南安军/文天祥别云间/夏完淳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咏/王磐 古文背篇目 9.鱼我所欲也/《孟子》1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20.曹刿论战/《左传》21.邹忌讽齐王纳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初中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初中古诗词理解性默写题荟萃七年级1.《观沧海》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博大无比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次北固山下》表现作者无限乡思的诗句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次北固山下》中既是写景,又是诗眼的句子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帮忙整理初中的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15 要分册(不要直接粘贴的中考题),要是理解性记忆(不要写上句或下句)要题目,不是整理古诗原文... 要分册(不要...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矛.坐断江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四类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鉴赏 第五类 文言文综合训练 3. 中考复习哪22篇文言文 1.《论语》十则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4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41.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42.宣州谢脁楼饯别...综合性学习及运用 1文学常识及文体知识 1名著知识导读 1默写 1诗词欣赏 1课内文言。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运用了借景抒情,借古喻今的表现手法。
·京口北固亭怀古》 秋瑾《鹧鸪天》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 王维《汉江临泛》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 李白《清溪行》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 杜甫《旅夜书怀》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 王安石《江上》 (高一第一。
七年级古诗文言文默写大赛总结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4) 骊山四顾, ▲ ,当时奢侈今何处?(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5) 官船来往乱如麻, ▲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6) ▲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7) 夫战,勇气也。 ▲ ,再而衰,三而竭。
有,《登京口北固亭怀古》全文五处用典,如下: 第一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1)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4)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5)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6)一尊还酹江月 (7)人道寄奴曾住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年代:宋作者: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评分标准:每空1分,有错、漏、添字者,则该空不得分。)%D%A答案解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勒”“挽”“赢”“苔”“侯”“零”“碾”,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初中语文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醉花阴》李清照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11农家艰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48. ,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49.试玉要烧三日满, 。(白居易《放言五首》)50.枝上柳棉吹又少, 。
名句默写填空(1)《归去来兮辞》中卒章显志,表明作者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主旨句是: , 。
小题1:不知天上宫阙小题2:陟罚臧否小题3:栗深林兮惊层巅小题4:长余佩之陆离小题5:小学而大遗小题6:一片神鸦社鼓小题7:舞幽壑之潜蛟小题8:凭轩涕泗流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背诵默写名句名篇。
借缅怀古人抒发作者的深重忧虑和一腔悲愤。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
[高二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精选题] 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题
高二网权威发布高二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精选题,更多高二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精选题相关信息请访问高二网。 【导语】默写是高中语文必考的题目,芝麻虽小,但也不要舍弃。那么高二语文必修五课本中,有哪些要默写的名句名篇?下面大范文网为高二学生整理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精选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一)
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3.《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4、《归去来兮辞》用“-----------------,--------------------。”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形得到了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
7《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因自然形象的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8《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回到田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
9《归去来兮辞》诗中用“-----------------,--------------------。”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0《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12《滕王阁序》当中用“-----------------,--------------------。”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
13《滕王阁序》中用“-----------------,--------------------。-----------------,--------------------。”写出了滕王阁的高峻色彩的宏伟气势
14《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是“-----------------,--------------------。”
15《滕王阁序》中作者用“-----------------,--------------------。”写出了秋水秋空和秋景与孤鹜浑然一体
高二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二)
16《滕王阁序》中“-----------------,--------------------。-----------------,--------------------。”写出了人与鸟的相互映衬自然美与生活美的和谐共处。
17《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
18《逍遥游》中用“-----------------,--------------------。”两句写出了水与舟的关系表明了有所待的大与小。
19《逍遥游》中用“-----------------,--------------------。”两句写到了蜩与学鸠的自我满足并对大鹏不以为然的态度。
20《逍遥游》中写到郊外活动的准备容易并充分地俩句是“--------------------。”
21《逍遥游》中“-----------------,--------------------。”两句写出了小年的短暂的寿命。
22.《逍遥游》中写鹏的翼之大,能垂羊角风而上青天的句子是“-----,-----”。
23.《逍遥游》中作者写斥鷃飞到最高点又回到地面的两句诗“----,-----”。
24.《逍遥游》中斥鷃用自己的飞翔经历和境界去否定大鹏的一句是“------------”。
25.《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
26.《逍遥游》中写人们的品德和能力可能达到最高境界的两句是“------,------”。
27.《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
28.《逍遥游》中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
29.《逍遥游》中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应该达到的境界的三句是----------
30.《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
高二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三)
31.《陈情表》用“-------,-------。”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32.《陈情表》用“-------,---------。”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33.《陈情表》用“---------,---------。”两句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34.《陈情表》用“----------,------。”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35.《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
36.《陈情表》中作者用“----------,-----------,----------,-----------。”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
37.《陈情表》用“---------,----------。”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
38.《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两句是-----------
39.《陈情表》中李密用“------,-------。”两句写出了他的祖母已活不长随时可能死亡的状况。
40.《陈情表》中李密用“----------,----------。”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
41.《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
42.《陈情表》中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因尽孝心的两句是---------
43陈情表中李密用“-----------------,--------------------。”两句要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44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俩句是“-----------------,--------------------。”
45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高二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精选题答案
1.既自以心为形役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5.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6.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7.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8.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9.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0.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1.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1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13.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14.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1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7.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8.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9.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0.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2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2.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23.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24.而彼且奚适也。
2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6.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27.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8.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9.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0.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1.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2.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3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5.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6.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7.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38.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39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0.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4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43.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44.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45.本图宦达,不矜名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