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写了什么?
《本草纲目》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及本部等5部,共30类,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9类。本书在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基础上,进行大量整理、补充,并载述李氏发明与学术见解。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本药物医学大全!是中医药物必备良药手册!刊于1590年。
赭石 赭石,读音为“zhě shí”,其名蕴含着古典的韵味,读起来既顺口又悦耳。这个名字源自《本草纲目》中的“石部·代赭石”,不仅有着治疗哮喘等病症的功效,还因其赤红色的外观,寓意着吉祥和瑞气。同时,它象征着名主具有纯洁的心灵和高尚的品德,性格热情开朗。
本书从《本草纲目》所述的几百种传统中药中精心挑选最常见、最常用、最有效的中药,从来源、性味归经、选购保存、现代研究、效用特点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
李时珍本草纲目全文?
明朝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
思路分析]《本草纲目》是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农政全书》既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还反映了作者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本草纲目》初版于1596年,历经翻刻、改编,至今已有280多个版本。1951年,联合国世界和平理事会上,李时珍被列为古代世界名人,其雕像屹立于莫斯科大学。《本草纲目》被译为多国文字,对世界医药学和博物学研究影响深远,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它不仅丰富了中医药学宝库,也推动了世界自然科学的进步。
苦树根,中药材名。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 (D.Don) Benn.的茎皮。分布遍及黄河以南的全国各地。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杀虫的功效。常用于湿疹,疮毒,疥癣,蛔虫病,急性胃肠炎等症。其别名有苦树根(《中国药植志》)、牙周苦皮面(《四川中药志》)、山熊胆(《新医学》)等。
好听的名字大全:1. 黄芩 —— 取自《草部·黄芩》,适合黄姓父母,寓意成就和吉祥。2. 杜若 —— 来自《草部·杜若》,具有一种稳重、大气的印象。3. 徐长卿 —— 出自《本草纲目》,常用于影视作品中,寓意长寿和吉祥。
金岗头 | 金果榄 | 金花草 | 金鸡爪 | 金钮头 | 金钱草 | 金荞麦 | 金丝草 金银花 | 金缨根 | 金盏银盘
本草纲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草纲目》共收录了中药1892种,共52卷。卷一至四是全书的附录,收入序言、凡例、目录、附图、引用书目、资料及一些医药基础理论等等。
《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约190万字。分为16部62类,收录药物1892种,药方11096条,附图1092幅。全书仅收录植物药就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有名未用153种,总计1095种,占药物总数和58%。
《本草纲目》全书共有五十二卷,约200万言,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为60类。《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这本书是他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制作而成。《本草纲目》简介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药学教李时珍编撰而成,是一部药学著作,共五十二卷。
《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医药学家李时珍倾其毕生精力、广收博采、亲历实践、实地考察、对传统的本草学进行全面的整理和总结、历时二十七年编成的医学巨著。全书五十二卷,约二百余万字,收集药物达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比传统的本草学多三百七十四种),附加一千多幅图片。
请问哪位中医老师知道《中华药典》和《本草纲目》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看药方就不用买了看图学中药认识草药就看中华药典如果你买的纲目图画的像样的话就不用了画得不像的就换下吧看药方就不用了。
当然是医学名著了,《本草纲目》当成博物学著作去阅读,会更有趣一些,里面记载的杂七杂八的生物与非生物,种类繁多,让人眼界大开。所以,在《本草纲目》问世之后不久,就传到了朝鲜、日本、欧洲等国家,让那些博物学家如获至宝。《本草纲目》是一部重大的药学著作,为明朝医家李时珍所做。
苦树根,中草药名称。为苦木科绿色植物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 (D.Don)Benn.的茎皮。遍布于黄河以南全国各地。具备清热解毒化湿,祛毒除虫之作用。
《本草纲目》是一本有关于医学方面的书,它的作者是明朝的李时珍。
我认为:如今的中国人,大多数不懂《本草纲目》,至少知道那是中草药的书或只听说书的名字而已。
本草纲目是一本什么样的?
《本草纲目》,中国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朝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
因为排四大名著的,正好是百废待兴,多数人心理健康,所以都没拿这本书当回事。 因为排四大名著的,正好是百废待兴,多数人心理健康,所以都没拿这本书当回事。
东汉末年,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学典籍《神农本草经》问世。
在科学方法产生之前,中医药就是安慰剂,所以古人才会把啥都往里面扔,而且又没有什么鉴别能力,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有效的药物。吃了,好了,就是有效吗?
本草纲目是谁写的?
本草纲目内容:
《本草纲目》共收录了中药1892种,共52卷。卷一至四是全书的附录,收入序言、凡例、目录、附图、引用书目、资料及一些医药基础理论等等。
卷五以后是全书的主体部分,李时珍把所有药物分为16部:水部、火部、土部、金石部、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服器部、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
《本草纲目》的主要成就
1、收载了一些民间药物和外来药物,大大地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
2、全面总结了明以前药性理论内容,保存了大量医药文献。
3、百病主治药部分,为药物按功效主治病证分类的楷模。
4、药物分类方法先进,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下列目,纲目清晰。
5、药物记载内容精详,突出了辨证用药的中医理法特色。
6、对历代诸家本草取其精华,纠其谬误。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写的。
最初的蓝本是宋代唐慎微的《证类本草》,因为李时珍发现过去的本草学有很多漏洞和错误,所以在其基础上改编,其中包含了1892种药物,大部分还有附图,以及1万多个药方,是医学史上的巨著。
从1565年开始,分别前往了广西,广东,安徽,河南等地,收集各种药材标本,以及向民间的渔民,猎人,樵夫等学习,收获了不少药方,历经几十年的时间,不断的积累和总结经验,才编撰出了本草纲目这本医学巨著,其中还提出了科学的药材分类方法,比如以部为纲,以类为目。
影响评价
本书刊行后,促进了本草学的进一步发展,倪朱谟的《本草汇言》、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黄宫绣的《本草求真》等,均是在其学说启示下而著成的本草典籍。达尔文(Chrles Robert Darwin)在其著作中亦多次引用本书的资料,并称之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
英国李约瑟( Joseph Needham)称赞李时珍为“药物学界中之王子”。本书为本草学集大成之作。刊行后,很快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后又先后被译成日、朝、拉丁、英、法、德、俄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