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对宋仁宗的评价很高,他在位期间有什么丰功伟绩吗?
关于“史书对宋仁宗的评价很高,他在位期间有什么丰功伟绩吗?”这个问题,我们翻看历史可以得知,下面小编跟大家来分析分析宋仁宗在位期间有什么丰功伟绩?
1 华夏上古志2 春秋逐鹿3 战国争雄4 秦汉兴替5 后汉沉浮6 三国兴亡7 两晋变乱8 南北朝始末9 隋唐新传10 五代纷争11 两宋春秋12 辽金英烈13 元史百年14 大明盛衰(上)15 大明盛衰(下)16 前清盛世17 晚清血泪18 民国风云
《三国演义》 《隋唐演义》 《东周列国志》 《杨家将》 《前汉演义》 《后汉演义》 《两晋演义》 《南北史演义》 《残唐五代史演义》 1《隋唐两朝志传》 1《元史演义》 1《明史演义》 1《清史演义》 1《民国演义》
大目录是:1 史记 西汉·司马迁 2 汉书 东汉·班固 3 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 4 三国志 西晋·陈寿 5 晋书 唐·房玄龄等 6 宋书 南朝梁·沈约 7 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8 梁书 唐·姚思廉 9 陈书 唐·姚思廉 10 魏书 北齐·魏收 11 北齐书 唐·李百药 12 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13 。
《元史》卷二百一十 列传第九十七(3)
所撰《元史》,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三卷,表六卷,传九十七卷,目录二卷,通计二百十卷,凡一百三十万六千余字,谨缮写装潢成一百二十册,随表上进以闻。臣善长下情无任激切屏营之至。臣善长等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言。
《前汉演义 后汉演义》《两晋演义 南北史演义》《唐史演义 五代史演义》《宋史演义 元史演义》《明史演义清史演义》《民国演义 慈禧太后演义》
以下是魏源全集的部分目录内容:1. 道光初修吉堂刻的《诗古微》二卷本,以及道光中期古微堂刻的二十卷本。2. 《书古微》附有《禹贡说》和古微堂的四书,还包括《老子本义》和《蒙雅》。3. 《圣武记》中附有《夷艘寇海记》,记录了当时的海防情况。
其他如《补三史艺文志》1卷、木刺夷补传稿、《元史西北地理考》等也各有所述。关于《元史》的目录,详细列举了本纪、志、表和列传的篇章,涵盖了太祖至顺帝时期的皇帝、天文、地理、礼乐、食货、兵制、后妃、宗室、诸王、公主、宰相、百官、列传等多个方面。
请问有人有《元史论丛》第十二辑或“元上都与元代社会”学术研讨会论
《元史论丛》第十二辑出版(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中国元史研究会编 主编:刘迎胜 副主编:乌恩 目录 从七室之祀到八室之祀——忽必烈朝太庙祭祀中的蒙汉因素 (刘迎胜)元朝皇帝的“本命日”——兼论中国古代“本命日”禁忌的源流(张帆)“南坡之变”刍议—。
司马迁的编著《史记》和司马光的编著《资治通鉴》并称为我国的“史学双壁”,都是史书的巅峰,至今,都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 2《文选》 2《文心雕龙》 2《世说新语》 补充: 总之,太多太多了,经史子集,应有尽有。 就不一一列举了。搬运下丛书书目,仅供参考。
黎东方的《细说元朝》 柯劭忞的《新元史》 《蒙古帝国史》作者格鲁塞; 《蒙古源流》,作者萨冈彻辰; 《蒙古黄金史》作者札奇斯钦。
朱元璋一生做过哪些恶事?
朱元璋的一生是个传奇,祖辈世代农民,他放过牛、当过和尚,要过饭,从最底层做起,参加农民起义军,短短15年就成为大明国的开国皇帝。
四书五经也是儒家经典,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元朝简史目录 导论 概述元史史料和主要文献第一章:蒙古兴起与大蒙古国建立 第一节: 蒙古起源与繁衍第二节: 12世纪蒙古各部概况1. 分布与经济生活2. 社会阶级状况第三节: 成吉思汗统一古各部第四节: 大蒙古国的诞生第二章:蒙古军事扩张 第一节: 畏兀儿、哈剌鲁归附与西辽灭亡第二节: 成吉。
明代著... 施耐庵,泰州兴化人,代表作《水浒传》 《水浒传》: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吴承恩,淮安人,代表作《西游记》 《西游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扬州。
聚红巾群盗扬镳第五十五回 失军心河上弃师 逐盗魁徐州告捷第五十六回 番僧授术天子宣淫 嬖侍擅权丞相受祸第五十七回 朱元璋濠南起义 董搏霄河北捐躯第五十八回 扫强虏志决身歼 弑故主行凶逞暴第五十九回 阻内禅左相得罪 入大都逆臣伏诛第六十回 群寇荡平明祖即位 顺帝出走元史告终 。
元史演义的作者简介
由华历代都是汉族相传,其间或有少数民族入寇中原,然亦忽盛忽衰自来自去,五胡契丹,女真铁骑虽威焰熏天,但终不能统一中国。蒙古源流原本为唐朝时候的室韦分部,向居中国北方,打猎为生,自成部落。初服金邦统领,至铁木真出世遂统蒙古各部,养成势力。蒙古铁骑遂西征欧罗巴未几南下灭金侵宋。南宋覆灭,荡荡中原竞被那蒙古大汗囊括以去,一朝天子一朝臣,居然作了八十九年的中国皇帝这真是有史以来的创局!却不知,蒙人性情暴虐,待民苛刻,天下疲惫;竟激起无数民变,就中出了一位朱元璋硬是把元朝天下生生夺去。有的说是天命有的说是人为小子也莫名其妙,只好就史论史把蒙古兴亡的事实,演出一部《元史演义》来。 蔡东藩是个爱国者,他为武昌起义、共和初建兴奋过,欢呼过,但不久即遭逢袁世凯窃国。蔡东藩幽愤时事,立志“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以历史小说作为救国工具。 蔡东藩写书的动机,与当时民族危亡的历史现状密不可分。以一己之长诉之史笔,以期用通俗演义的形式讲述中国历史,以此帮助国人从历史的启迪中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正是他“书生报国”之意。正是因此,他才选择了首先写《清史通俗演义》,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蔡东藩这套演义重史轻文,尽管略输文采,但却提供了一部浩瀚而通俗的中华通史,为普及中国历史知识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
自1916年至1926年的10年间,他夜以继日,笔耕不辍,陆续写成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1部,1040回,以小说形式再现了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的2166年间的中国历史,加上另撰的《西太后演义》(又称《慈禧太后演义》),增订清初吕安世所著《二十四史演义》,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演义作家。出版以后,迅速风行,多次再版。其一生共著书13部,撰写700余万字,篇幅之巨堪称历史演义的奇迹,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