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到瓜州古渡头”的出处是哪里
“流到瓜州古渡头”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长相思》。“流到瓜州古渡头”全诗《长相思》唐代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 唐 ]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行雨回。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
全文 长相思·汴水流 唐 ·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深画眉,浅画眉。
《长相思》[唐]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注释:《长相思》词调是唐教坊曲,调名出自古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句,有民间情歌风味,以怀人念远为传统主题。双调,三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句句用平韵。
长相思白居易全文意思?
长相思白居易全文意思: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倚楼思念亲人的情形。
白居易《长相思》赏析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诗文赏析】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
白居易 长相思 中的瓜洲在现在的瓜洲镇瓜洲镇属于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镇上有著名景点:瓜洲古渡风景区瓜洲是江苏省扬州市的一个历史文化名镇。
译文 汴水长流,泗水长流,流到长江古老的渡口,遥望去,江南的群山在默默点头,频频含羞,凝聚着无限哀愁。思念呀,怨恨呀,哪儿是尽头,伊人呀,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一轮皓月当空照,让我俩紧紧偎傍,倚楼望月。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注释 ①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②泗水:源于山东省泗水县,经徐州后,与汴水合流入淮河。③瓜州: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面。④吴山:泛指江南群山。
白居易《长相思》
《长相思》这首词,是白居易69岁所做,讲的是他送别爱妾樊素的离愁别绪,这首词两个关键词:离别和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上片重点在送别,下片转入离别之后的相思。
作词:朱苏进 作曲:许舒亚 歌词 :(女)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情哥哥 慢些走 妹妹等你 在楼外楼 楼外楼 (男)汴水流 泗水流 瓜洲有渡没有头哇 情妹妹 亲一口 哥哥喂你 哥哥喂你盅交杯酒哇 交杯酒 (合)汴水流 汴水流哇 泗水流 泗水流哇 瓜洲有渡没有头哇 情哥哥 情妹妹 亲一口 亲一口 。
古诗《相思》不是白居易写的,是王维写的。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的《相思》,彻底将红豆与相思联结在了一起。
关于瓜洲古渡诗词有: 1.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 2.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电视剧:《江山风雨情》插曲:《汴水流 》歌词:汴水流 作词:朱苏进 作曲:许舒亚 歌词 :(女)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情哥哥 慢些走妹妹等你 在楼外楼楼外楼(男)汴水流泗水流瓜洲有渡没有头哇情妹妹 亲一口哥哥喂你哥哥喂你盅交杯酒哇交杯酒(合)汴水流 汴水流哇泗水流 泗水流哇瓜洲有渡没有头哇情。
白居易《长相思》
原文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
赏析
“长相思”为词牌名,但本词内容与此密切相关。词分上下两阕,格律和字数一样。每阕四句,押平声韵。
这是一首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下阕直接抒写情怀,因所思之人没有回来,只得在这月明之夜,独倚高楼。
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又频用叠字叠韵,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风味,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心弦。
白居易一生比较顺利,晚年在洛阳,他朋友评价他,深于诗,常与情。这首《长相思》就是白居易写离别情的词。
《长相思》这首词,是白居易69岁所做,讲的是他送别爱妾樊素的离愁别绪,这首词两个关键词:离别和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上片重点在送别,下片转入离别之后的相思。这一次离别,对白居易来说,意义非凡,这不是普通的离别,这是永别。大词人白居易,又是怎么表达这种锥心之痛的离别呢?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词一开始就点出了四个地点,这会不会太浪费笔墨呢,他写的每一个字都不是废话,每一个字都蕴含深意,这四个地名的罗列代表了对爱妾的依依不舍。这一年白居易69岁,这时他百病缠身,被衰老和疾病产生的白居易,做出一个艰难决定,要送樊素回家。樊素最擅长的曲子是《杨柳枝》,白居易爱称她柳枝。樊素用她的善解人意来缓解白居易晚年的孤独,在精神和情感上,白居易对樊素非常依赖。到了晚年,白居易安排自己的身后事,送樊素回老家,他已经来日不多,可樊素还年轻,最深沉的爱不是占有,而是放手,给樊素寻找幸福的自由。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白居易从洛阳送别樊素,汴水、泗水、瓜州古渡、吴山是樊素的必经之路,吴山就在杭州境内。白居易不可能把心爱的人送回老家了,只能牵挂着樊素走到哪里了,想着樊素走到哪里了。两人相距万余里,各在天涯,不能再见,却不能不想念。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悠悠是连绵不绝的意思,不愿分别的相思,后悔无期的恨。他没有输给爱情,输给了命运。在告别的那一刻,我们好像也能听到白居易对樊素的呼唤。正因为明明没有归时,恨就不可能有停止的时候。词人独自倚楼相望,思念樊素,如今人去楼空,留下的就只剩下无尽的思念。爱有多深,分手就有多难,相思就有多痛。让我们看到了白居易最深的爱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