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姜夔原文及翻译
《扬州慢》姜夔原文及翻译:《扬州慢》原文: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词四首》中姜夔的《扬州慢》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叶,年年知为谁生?」这是拟人。
扬州慢·淮左名都 宋代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 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 无声。
词牌自度曲:词的传统创作形式为“依声填词”,先有曲调,后写歌词。姜夔自称喜欢自制曲,这首《扬州慢》就是根据情感需要创作的新曲。12. 扬州在作者心中,是无论你喜欢热闹还是喜欢宁静,都能满足你的地方。扬州是作者做了十年也不愿醒来的美梦。
求姜夔的扬州慢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
姜夔的《扬州慢》表达了他对故乡扬州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怀念感。
今天是淳熙年丙申月冬至,我路过扬州。夜经过一夜的雪天已放晴,四处望去,都是荠草和麦子。
【1】姜夔创作《扬州慢》的时间背景是在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冬至那天。他经过扬州,亲眼目睹了战后城市的荒凉景象,这种深刻的体验激发了他创作这首词的灵感。【2】《扬州慢》中的“淮左名都”一句,描绘了扬州曾有的繁华。
《扬州慢·姜夔》原文与赏析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予过唯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扬州慢·淮左名都 宋代: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姜夔身历高、孝、光、宁四朝,其青壮年正当宋金媾和之际,朝廷内外,文恬武嬉,将恢复大笑孝败计置于度外。姜夔也曾因此而痛心疾首,深致慨叹。淳熙二年,他客游扬州时便有感于这座历史名城的凋敝和荒凉,而自度此曲,抒写黍离之悲。在作年可考的姜夔词中,这是最早的一首。
求姜夔的《扬州慢》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的译文。谢谢?
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经过春风吹遍了扬州十里,都是荠菜麦子一派青青。
黍离:黍子一行行。黍(shǔ):北方的一种农作物,形似小米,有黏性。离离:行列貌。 南宋词人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见《白石道人歌曲》。
姜夔最著名的词是《扬州慢·淮左名都》。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扬州慢》的中心内容主要是抒发了词人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原文首句“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中的“维扬”是扬州的别称,词人姜夔在冬至这天经过扬州,看到战争后的残破景象,心生感慨,因此创作了这首词。2.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描述了扬州的地理位置和美景,但“胡马窥江去后”的战争使得扬州城荒废,只剩下废池和乔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3.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4.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5.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6.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7.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8.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 姜夔原文及翻译
扬州慢姜夔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译文:
丙申年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扬州自古是著名的都会,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停留一会儿。昔日繁华热闹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
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后,只留下残存的古树和废毁的池台,都不愿再谈论那残酷的战争。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声响起,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
杜牧俊逸清赏,料想他现在再来的话也会感到震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二十四桥依然还在,桥下江水水波荡漾,月色凄冷,四周寂静无声。想那桥边红色的芍药花年年花叶繁荣,可它们是为谁生长为谁开放呢?
注释:
1、扬州慢:词牌名,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十八字,平韵。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
2、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
3、至日:冬至。
4、维扬:即扬州(今属江苏)。
5、荠麦:荠菜和野生的麦。
6、弥望:满眼。
7、戍角:军营中发出的号角声。
8、解(jiě)鞍少驻初程:少驻,停留一会儿;初程,初段行程。
9、春风十里: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用以借指扬州。
10、胡马窥江:指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这里应指第二次洗劫扬州。
11、废池:废毁的池台。
12、乔木:残存的古树。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