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作者(三国志谁编写,作者的大略资料)

admin 好词好句 12

请问史书《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还是裴松?

《三国志》作者是东晋的陈寿 ,裴松之曾经给这本书做过注。裴松之(公元372—451年),字世期,南朝刘宋时的史学家。他主要史学贡献是为《三国志》作注,开注史之先河。

陈寿(字承祚)生年:233 卒年:297 陈寿,字承祚,蜀将陈式之子,《三国志》的作者。早年师从谯周,并 在蜀汉做过观阁令史。黄皓专权时,很多人都奉迎拍马,陈寿却就是不愿与之为伍,因此被贬了官。蜀汉灭亡后,晋司空张华爱其才,就向司马炎推荐陈寿,陈寿再次为官,官至阳平令。

《三国志》作者是陈寿,晋代作家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史学家,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三国志》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六十年的历史。

《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作品简介:《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

《三国志》作者是陈寿。陈寿(公元二三三至二九七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市)人。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

《三国志》作者是陈寿。《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陈寿前半生是在蜀汉度过,入仕后,受宦官黄皓排挤而不得志。蜀汉灭亡后,陈寿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

24部史书作者?

《新五代史》《辽史》《金史》 《元史》《明史》 《史记》作者西汉司:司马迁 《汉书》作者东汉:班固 《后汉书》作者南朝:范晔 《三国志》作者西晋:陈寿 《晋。

三国志的作者是晋代陈寿,宋代裴松之为其做注解。《三国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亦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作者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三国志的作者是晋朝人陈寿 当然是陈寿,拉!!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三国志的作者是晋朝人陈寿 当然是陈寿,拉!!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三国志》作者是陈寿,西晋史学家。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史学家,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

三国演义有几个作者?

有一位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 [18]太原人,号湖海散人, [16][17]元末明初 小说家 ,《 三国志通俗演义 》的作者。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

《三国志》是由陈寿所著。陈寿,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他是三国时期蜀汉和西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在蜀汉时期,陈寿曾担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位。在那个时期,宦官黄皓掌握大权,而陈寿却能保持独立,不屈服于其权势。

三国志是陈寿写的。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的艰辛,终于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此书脱稿后,颇受称赞,时人谓其善叙史,有良史之才。

三国志谁编写,作者的大略资料

史书《三国志》是陈寿编著的。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治今四川省南充市)人。年少好学,师从大学者谯周,博通数经,文采超凡,尤精于史学,凡《史记》《汉书》等,无不核览。出仕后,任蜀汉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群臣莫不阿谀奉承,只有陈寿不为所动,因此屡遭谴黜。

《三国志》作者是陈寿。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史学家,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历经10年艰辛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历史巨著《三国志》。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

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太康元年(280年),陈寿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

中国“四大名著”其作者和排序如下: 第1【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汉族,兴化(今兴化县)人,原祖籍苏州。

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三国志》的作者是谁?

《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的艰辛,终于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主要影响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然而,《三国志》也有其不足之处,不可不注意。在叙事时,除了在某些人的纪和传中有矛盾之处外,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曹魏和司马氏多有回护、溢美之词,受到了历代史学家的批评。另外,全书只有纪和传,而无志和表,这是一大欠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陈寿

《三国志》的作者是西晋史学家陈寿。

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断代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汉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陈寿前半生是在蜀汉度过,入仕后,受宦官黄皓排挤而不得志。蜀汉灭亡后,陈寿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

注者介绍: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裴松之士族出身,祖父裴昧官居光禄大夫,父裴圭曾任正员外郎。裴松之从小喜爱读书,8岁时已熟知《论语》《诗经》诸书。后博览典籍,学识日进。

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裴松之任殿中将军,时年20岁。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其舅父豫州刺史庾楷联合兖青二州刺史王恭等攻打建康。

兵败,庾楷投奔夏口的桓玄。庾楷推荐裴松之担任新野太守。裴松之考虑风险过大,迟迟不肯动身。不久,军阀火拼,庾楷死于桓玄之手。裴松之免去了一场杀身之祸。

义熙初,裴松之先后担任员外散骑侍郎,吴兴故鄣县县令等职,后升调回朝廷,改任尚书祠部郎。

义熙十二年(416),太尉刘裕率军北伐。裴松之时任司州主簿随军北行。刘裕十分赏识裴松之,赞他有“庙廊之才”,将他转任治中从事史。晋军占洛阳后,刘裕委任之为封国世子洗马。裴松之成为刘裕集团中的重要成员。

标签: 陈寿 作者 西晋史学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