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
中央成立了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周恩来任主任,朱德任阅兵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任阅兵指挥所主任。开国大典的阅兵按阅兵式、分列式的组织程序进行。
《开国大典》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走近*,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人文主题,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这四篇课文。
擎(qíng)(擎起)钮(niǔ)(按钮)瞻(zhān)(瞻望)聂(niè)(姓聂)大典前大典时大典后典礼阅兵式领袖出现宣告新中国成立升旗宣读公告群众游行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根据刚才的脉络试着完成下表。
说教材 《开国大典》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描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建国大典的盛况,记叙了新中国成马上亿万大众欣喜若狂、冲动自大的动人局面。作者借三十万人民的心声,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新中国建立是我国汗青上开天辟地的巨大时候,中国人民今后站起来了!
《开国大典》教案
那一天,就是1949年的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 (板书:开国大典) 5.学生齐读课题,教师释题:“大典”是什么意思?——盛大而隆重的典礼。那么开国大典就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建立而举行的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开国大典”。 中国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
真实中的多尔衮多尔衮是清初的一位重要人物,清初的一些历史疑案与他有关。电视剧《孝庄秘史》多次涉及了多尔衮。
师:用上表示先后的词说一说开国大典的过程。 生:大会——阅兵式——游行 师;这就是开国大典的过程,也是课文的内容。 重点品读 (一)理解“庄严的宣告”句子 师:这节课重点学习大会部分,是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的,再读读 指名说 生:5——10自然段 师:也是这么想的举手。
中心思想: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明了开国大典伟大的历史意义,赞颂了人民军队的威武雄壮,表达了人民群众无限热爱领袖毛主席和欢庆人民当家作主的激动心情。
PPT课件 2.自学单 3.关于每 篇课文的背景资料。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导言揭题 (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一个新的单元。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观看几幅图片,看看图片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历史事件。
求高中美术“中国现代美术”教案,谢谢各位
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这是一幅深受中国人民喜欢的革命历史画。这幅画重点感受油画的民族化体现在哪里? 具体过程: 同学们一定没有看过“开国大典”,那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况,感受一下当时的宏伟场面以及这一令人难忘的时刻!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24课《最后一分钟》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25课《七律·长征》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26课《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27课《青山。
教师准备有关国庆节来历和庆祝活动的相关资料(开国大典和十一庆典、“五十”国庆大阅兵的录像)。 教师准备祖国风光录像。(包括长城、故宫、长江、黄河、天安门等祖国著名风光及各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录像。
中国现代史考前复习学过什么?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徘徊时期(1976—1978)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今)19491956196619761978学过什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八课《毛主席在花山》教案
《七律·长征》一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豪情万丈的诗人,《开国大典》让我们领略了伟人的风采,《青山处处埋忠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既平凡又高尚的父亲形象。今天我们将和这样一位伟大的领袖走进人民群众中间,看看《毛主席在花山》又有什么感人的事迹呢?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开国大典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 《开国大典》一课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自豪、欢乐的心情。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③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委员会2.成立(1)中央人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中央人民宣告成立。(2)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写了四个盛大的场面,分别是:写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场面。写从典礼开始到毛主席宣读公告为止的场面。写阅兵式宏伟盛大的场面。写群众游行,一片欢天喜地的盛世场面。开国大典标志着:标志着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结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结束。
id=767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套教案[北师大版][八年历史教案]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套教案[北师大版]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程标准〗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简述 *** 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认识“擎”、“诞”等8个生字,会写“盏”、“栏”等13个生字,会读“协商、汇集、预定”等25个词语。
2、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体会课文场面描写的方法。
3、感受新中国诞生的激动、自豪之情,并培养学生热爱党、珍惜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
2、难点:关注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关于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阅兵过程中的影像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导入题目,板书:7、开国大典
3、解释题意。
“开国”就是一个新的国家诞生,“开国大典”指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隆重、盛大的典礼。
4、这开国大典究竟写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政委(zhèng)宾客(bīn)擎着(qíng)诞生(dàn)
电钮(niǔ) 瞻仰(zhān) 聂(nie)荣臻(zhēn)
(2)指导易混淆的字。
“爆”与“暴”不同,与“火”密切关联。
“帜”是左右结构,左面是“巾”,与布有关,右面是“只”表示读音。
“距”是左右结构,左面是“足”,右面是“巨”,不是“臣”,要注意比较。
(3)检查字或词语的理解情况。
擎:举。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瞻仰:恭敬地看。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2)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理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对重点部分进行分层理解。
第一段(1-4自然段):写开国大典之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二段(5-10自然段):
本段按内容分为三层:
①(5一7节)
②(8-9节)升国旗的过程。
③(10节)
第三段(1l-13自然段):写阅兵式的盛况。
本段按阅兵顺序分为三层:
①阅兵式开始的情况。
②各兵种通过天安门受检阅。
③群众看到阅兵后的激动。
第四段(14自然段):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队伍游行的情况。
第五段(15自然段):写开国大典结束后的情况。
3、归纳主要内容。
课文描述了新中国成立时开国大典的盛况及开国大典的伟大意义。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