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斜拉桥,葛洲坝,拦河大坝是什么
拦河大坝是一种拦截河流、提高水位、形成水库的水利工程。拦河大坝可以用于发电、灌溉、防洪、供水等多种目的。建设拦河大坝需要考虑河流的水文特性、地质条件、生态环境等多个因素,以确保大坝的安全和效益。综上所述,河道、斜拉桥、葛洲坝和拦河大坝都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拦河大坝的原理主要是基于水利学原理,利用建筑物来控制和调节河流的水流,实现蓄水和调节水位的目的。下面详细解释这一原理。拦河大坝的基本原理 拦河大坝是水利工程中的关键设施,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水流,蓄水和防洪。
拦河大坝的主要用途是调节水流、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调节水流 拦河大坝的核心功能之一是调节水流。通过拦截河流,大坝可以控制和调节上游来水,在雨季时储存洪水,减轻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风险。在干旱季节,大坝则能释放储存的水资源,保证下游地区的用水需求。
拦河大坝是连通器吗?理由是什么?
拦河大坝与连通器风马牛不相及。 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而拦河大坝只是一条堤坝,或者就是一堵墙,怎么会是一回事?
按照物理学来讲,盛满水的容器由于水自身的重量,会对容器壁部产生相应的压力。
拦河大坝中的船闸确实利用了连通器原理。船闸是拦河大坝中的一部分,它允许水位在不同高度之间调整,以便船只能够通过。2. 拦河大坝本身不是基于连通器原理设计的。它的主要功能是拦截河水,形成水库,用于供水、发电或灌溉等目的。
拦河大坝采取的原理主要是重力坝原理。拦河大坝是一种水利工程结构,其主要功能是调节河流的水位,实现防洪、灌溉、发电等多种目标。其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重力坝原理。重力坝原理的解释:重力坝是一种通过坝体自身重量来抵抗水压力的坝。
拦河大坝的原理:通过在坝体两端设置五孔提升式调节闸,以及中间的橡胶坝,来达到调节水量的目的。橡胶坝共有16节,每节长70米,全长1135米,最大坝高3.5米。2. 拦河大坝的蓄水能力:最大蓄水量为2830万平方米,回水长度10.8公里,蓄水后形成1.6万亩的水面,面积是杭州西湖的2倍。
拦河大坝的上窄下宽设计是为了承受更大的水压。2. 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因此大坝采用上窄下宽的形状以承受更大的压力。3. 拦河大坝是用来截断河道、阻挡水流的建筑物。4. 拦河大坝的主要工程包括土方开挖、清淤、河道铺底、堤坝建造、石砌护坡、压顶以及支流清淤等。
拦河大坝采取的原理是什么?
拦河大坝的构造原理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和工程设计,主要分为三个类型:重力坝、拱坝和支墩坝。重力坝凭借自身的重量和与地基的摩擦力支撑,结构简单且施工方便,但需要大量材料。拱坝则是利用拱形结构将水平水压转化为轴向压力,对地基和岩石条件要求较高,适用于岩基坚硬的河谷。
拦河大坝的构造原理包括设置调节闸和橡胶坝,这些结构能够有效控制水位和蓄水量。2. 拦河大坝创下了世界吉尼斯之最,其长度为1135米,最大坝高3.5米,最大蓄水量达到2830万平方米。
拦河坝设计为下宽上窄的形状,是基于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物理原理。2. 在水深增加的情况下,水的压强也会相应增大,因此坝体底部需要更宽的设计来承受更大的压力。3. 液体内部的压强遵循公式p=ρgh,其中p代表压强,ρ代表液体密度,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液体深度。
水电工程技术人员发明的,目的是发电、防洪。
拦河大坝采取的原理是什么?
拦河坝是拦断河道、阻挡河水的建筑物 ,多筑在河身狭窄、地基坚实的地方。
《六部成语注解.工部》:「拦河坝,拦截河流之大坝也。」
修筑拦河坝是为了将河道的缓慢落差变成急速落差,有助于将分散的水能集中开发利用。
在修筑水电站时都要修一座拦河坝,其目的是要提高水位,增大水的重力势能,当水向下流动时,转化为更大的动能,发出更多的电来。
主要工程有土方开挖、清淤、河道铺底、堤坝、石砌护坡、压顶、支流清淤等。
拦河大坝采取的原理:
坝体两端分设五孔提升式调节闸各一处;中间的橡胶坝共有16节,每节长70米,全长1135米,最大坝高3.5米。拦河坝最大蓄水量为2830万平方米,回水长度10.8公里,蓄水后形成1.6万亩的水面,其面积是杭州西湖的2倍。
以其全长1135米的长度记录世界吉尼斯之最。拦河大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材料,还可以增加结构稳定性(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减小基底不平衡反力差),从而使大坝更坚固。
扩展资料:
分为重力坝、拱坝和支墩坝3种类型。
1、重力坝:依靠坝体自重与基础间产生的摩擦力来承受水的推力而维持稳定。
重力坝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施工较容易,耐久性好,适宜于在岩基上进行高坝建筑,便于设置泄水建筑物。但重力坝体积大,水泥用量多,材料强度未能充分利用。
2、拱坝:为一空间壳体结构,平面上呈拱形,凸向上游,利用拱的作用将所承受的水平载荷变为轴向压力传至两岸基岩,两岸拱座支撑坝体,保持坝体稳定。拱坝具有较高的超载能力。拱坝对地基和两岸岩石要求较高,施工上亦较重力坝难度大。
在两岸岩基坚硬完整的狭窄河谷坝址,特别适于建造拱坝。一般把坝底厚度T与最大坝高H的比值(T/H)小于0.1 的称为薄拱坝;在0.1~0.3间的称为拱坝;在 0.4~0.6间的称为重力拱坝。若T/H 值更大时, 拱的作用已很小,即近于重力坝。
3、支墩坝:由倾斜的盖面和支墩组成。支墩支撑着盖面,水压力由盖面传给支墩,再由支墩传给地基。支墩坝是最经济可靠的坝型之一,与重力坝相比具有体积小、造价低、适应地基的能力较强等优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拦河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