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鹤在阴(《放鹤亭记》翻译)

我也有泪有感情 名人名言 12

《放鹤亭记》翻译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鸣鹤在阴”,鹤在易象里面属于至阳之物。鹤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动物,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是很吉祥的鸟,松鹤延年、鹤发童颜,凡是跟鹤沾边的都有长寿之意。《封神榜》里哪吒太子的师父太乙真人就是骑着一只仙鹤,手里拿着一把鹅毛扇,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

和,相应也。――《说文》 和,谐也。――《广雅》 音声相和。――《老子》 乐从和。――《国语·周语下》 倡予和女。――《诗·郑风·?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下一句是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出自汉贾谊《新书》,原文:故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其此之谓乎!译文:你用爱来对别人,将来别人也一定用爱来回报你。《易经》上说:‘鹤在山上的北面叫,它的孩子――雏鹤在应和它。

爱出者返爱福往者福来下句?

下一句是: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这句话出自:汉·贾谊《新书》,原文:故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其此之谓乎!

鸣的结构是左右结构 鸣: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2) 同本义 鸣,鸟声也。——《说文》 鸟兽之音曰鸣。——《管辂别传》 鸣鹤在阴。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与尔靡之”,出自《周易》“风泽中孚” 卦九二爻之爻辞。释义:鹤在树荫之下鸣叫,子鹤也与之相和;我有美酒,我与你共饮之!上卦为巽,下卦为兑。

粤语:ming4 详细解释 鸣 鳴 míng〈动〉 (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同本义 [chirp]鸣,鸟声也。——《说文》鸟兽之音曰鸣。——《管辂别传》鸣鹤在阴。

和字的笔画顺序?

形和谐;协调。 和,相应也。 《说文》 和,谐也。 《广雅》 音声相和。 《老子》 乐从和。 《国语·周语下》 倡予和女。

一卦六爻,五爻为阳位,六爻为阴位。从卦象上看,九二以阳爻居阴位,处于下卦之中,所以其处于阴蔽之处,所以才有“鸣鹤在阴”的说法。四爻组成互卦的下卦,这里的互卦的下卦为震,震为雷,代鸟类中的鹤,又为鸣叫,这是“鸣鹤在阴”的道理。

《中孚》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解 中孚,上巽下兑。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

míng hè zhī yīng 成语释义 《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诚笃至,虽在闇昧,物亦应焉。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什么意思啊

选自《周易》中孚卦,是第二爻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初、虞吉,有它不燕.

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五、有孚挛如,无咎.

上、翰音登于天,贞凶.

关于中孚卦,此前我们探讨过“孚”、“豚鱼”、“利涉大川”、“利贞”、“虞吉,有它不燕”、“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有孚挛如”等等,指出“孚”字的意思不是“诚信”;“豚鱼”是一个卦象,与“信及豚鱼”无关;“虞”字作忧虑解等等,现在我们从卦体上不难看出,中孚是一个失衡卦,三与五、二与四这两个“跷跷板”都发生了倾斜.再从易道上看,三与四这两个阴爻,不仅是自身柔弱,更没有接济与出路,在四个强大的阳爻围堵之下,已经形同落网之鱼,这是两个阴爻面临的形势,也是四个阳爻面对的形势.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看看二爻的动向.依照人道,二爻当至三,二为甲为阳,三为丙为阴,表面上看这是一个阴阳和合,实际上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合”,不合时宜的“合”就是侵犯,所以三爻辞才说是“得敌”,非但不是“婚媾”,甚至连朋友都不是.三爻的态度是矛盾的,“或鼓或罢,或泣或歌”就形象地说明这种矛盾的心态,是伏首贴耳,就象临卦三爻那样“甘临”呢?还是豁出性命拼它个鱼死网破呢?

三爻的命运取决于二爻,二爻是否只有这一条路呢?也不是,二爻还有一条路就是至上,这也就是卦辞中说的“利涉大川”.二爻至上,合乎天道,只是不合地道与人道.爻辞为什么说“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呢?原来这个爻为甲为天元,也同临卦二爻一样,具有“咸临”的功能,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它爻都可以看作此爻之“子”.“鸣”也是“声闻”,与谦二的“鸣谦”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谦二为阴,中孚二为阳;谦二之“鸣”我们说它是抱打不平的一声怒吼,中孚二之“鸣”则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孚与谦卦的天道是一样的,所以二爻之“鸣”都是直接达上,不同的是谦卦二四互衡,所以谦上也是“鸣谦”,而中孚上则成了“翰音登于天”;谦上至三是“天地皆合”,所以爻辞说是“利用行师,征邑国”,中孚上至三是合乎天道,但是不合地道,所以爻辞成了“贞凶”,也就是说,如果这个爻保持稳定或静止,也就等于阻塞住二爻的通道,诸爻也就难于实现沟通.

中孚二可以看作是中孚卦的“发动机”,但这个爻却是三道分途的,所以这个爻原本是可动可静的,如果是保持不动,那么也能做到自身的“贞吉”,即其它任何爻也伤害不到这个爻,但是这样一来卦体就要陷于僵化状态,诸爻之间的不平、不和的问题就永远也得不到解决,二爻如果顺天而行,那么其它爻也就都有了生机与活力.当然二爻发动,也不等于就能彻底解决诸爻之间的不平、不和问题,所谓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从中孚变小过来看,小过卦的不平、不和问题,要比中孚更甚,但这不能说明中孚二不该发动,孩子不成器可能和父母的教养失当有关,但不能说父母当初就不该生养这个孩子.

比较谦二与中孚二,我们说谦二是正义的,试想以一孱弱之躯,面对强敌,敢于发出怒吼,这是何等的气魄!中孚二本身是强大的,对手则是不堪一击,可是它并没有侵伐征讨,而是“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这是何等的伟大!假如说真的有所谓“大仁大义”的话,那么这个爻是可以称得上大仁大义的,惜乎这样的人不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上看都是太少了.面对弱者,面对那些已经放弃抵抗或者有意放弃抵抗的人,能够做到“穷寇勿追”、“网开一面”或者“优待俘虏”,也就不失为智者了.

标签: 鸣鹤 福往者 豚鱼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