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简介(宋应星有哪些著作?)

星空下的拥抱 古文典籍 17

宋应星简介

宋应星简介 (1587~?) 明末科学家。字长庚。奉新(今属江西)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

因为很多人都知道,宋应星的兄长是在清军入关时,坚持抗清,殉国而死。宋应星自己也是秉承绝不与清廷合作的态度,长年隐居乡间,并留下遗训,子孙不得仕宦清廷。

要谈农学【包括加工生产类】,墨子咋到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为啥(农学)、(墨家)反而混不下去了。

宋应星(1587年—?),字长庚,江西南昌府奉新县(今江西省奉新县)人,汉族江右民系,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成为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

宋应星,是明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天工开物》的作者。他出生于江西奉新县,逝世于公元17世纪末。他从小聪慧好学,博学多才,特别是在农业和工艺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他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怀有深厚的兴趣,进行系统的观察与研究,这也为他日后在多个领域的突出贡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宋应星简介 宋应星(1587年-1666年),字子厚,号东篱,江苏泰州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数学家,被誉为“天文学之祖”和“气象学之祖”。宋应星的著作《天工开物》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应星有哪些著作?

有《天工开物》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县人,大约生于明代万历中叶,逝世于清代顺治末年的公元1661年。

宋应星(1555年-1627年),字伯仁,号松江,江苏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人,是中国明朝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医学家、军事家和发明家。他是明朝末年著名的科学家,也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宋应星是明朝人。宋应星(1587年—约1666年),字长庚,汉族,江西奉新人,中国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学家。

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没有亲生子女。根据史料记载,宋应星自幼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后来他成为了一位帝后间仕,专注于科学和技术的研究。

宋应星简介:宋应星,字长庚,明朝时期的著名科学家。他在多个领域都有深厚的造诣,特别是在农业、工艺和机械制造方面。《天工开物》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当时手工业的生产技术状况,并且强调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宋应星的简介 宋应星字长庚,是明朝著名科学家,其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接受了唯物主义自然观。

宋应星是江西哪里人?

南昌府奉新县 宋应星(1587年-1666年),字长庚,江西南昌府奉新县(今江西宜春市奉新县)人,明朝著名科学家。

宋应星简介宋应星是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他把中国几千年来出现过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作了一个总结性的工作,同时也对技术经验作了总结性的概括,并且使它们系统化、条理化,然后著述成书使之能够流传下来。

天工开物。宋应星写的天工物写的是农业,手工业,可以说是我国一部百科全书,书中记录的事迹对研究我过古代的技术有很大指导意义。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天工开物》不仅是中国科技史的名著,它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史、思想史的名著。书中说的是"开物",却贯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其中的一切正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基础。作者简介 宋应星,明朝著名科学家。

宋应星的简介

1、宋应星(1587年—?),字长庚,江西南昌府奉新县(今江西省奉新县)人,汉族江右民系,明朝著名科学家。

2、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成为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

3、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早年经历

宋应星幼时与兄应升同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家塾中就读。宋和庆是隆庆三年(1569)进士,授浙江安吉州同知,进广西柳州府通判,未几辞官归里,在本乡兴办教育事业。宋应星在家塾中初投师于族叔宋国祚,继而就学于新建举人邓良知(1558—1638)。 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数岁能韵语”(作诗),有过目不忘之才,很得老师及长辈喜爱。稍长,考入本县县学为庠生,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他在程颐-程灏、周敦颐、朱熹及张载这宋代四大家中,独推张载的关学,从中接受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他对天文学、声学、农学及工艺制造之学有很大兴趣,曾熟读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6)等书。此外,还喜欢音乐、作诗。他常与同窗好友赴本县风景名胜处郊游,相互催诗,相互激励,纵谈天下事。万历四十三年(1615)宋应星与兄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29岁的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其兄名列第六。奉新诸生中只有他们兄弟中举,故称“奉新二宋”。

乡试的成功使宋氏弟兄受到鼓舞,当年秋他们便前往京师(今北京)应次年丙辰科会试,但却名落孙山。他们决定下次再试,为了作好应试准备,宋应升、宋应星等人前往江西九江府古老的白鹿洞书院进修,当时任洞主的是有名学者舒曰敬(1558—1636)。舒日敬字元直,号碣石,南昌人宋应星简介,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是个有成就的教育家,“一时名公巨卿皆出其门下”。万历四十七年(1619)是神宗在位时最后一次会试之年,宋应星弟兄与江西其他考生齐会京师,但二兄弟仍未及第。此后,他们于天启及崇祯初年再试,均告失败,从此遂绝科举之念。

县学教谕

崇祯四年(1631)宋应升由吏部铨选任浙江桐乡县令宋应星简介,宋应星回乡服待老母。崇祯八年(1635)宋应星任本省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教授生员,是未入流的教职人员。该年其兄宋应升调任广东肇庆府恩平县令,因有政绩,被诰封为文林郎。宋应星在分宜县任教4年,这是他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因为所有主要著作都发表于此期间。

仕途生活

崇祯十一年(1638)宋应星在分宜任期满,考列优等,旋升任福建汀州府推官(正八品),为省观察使下的属官,掌管一府刑狱,俗称刑厅,亦称司理。他任期未满,于崇祯十三年(1640)辞官归里,十六年(1643)又出任南直隶凤阳府亳州(今安徽亳州市)知州(正五品),然此时已值明亡前夕。宋应星赴任后,州内因战乱破坏,连升堂处所都无,官员多出走。他几经努力重建,使之初具规模,又捐资在城内建立书院。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初,宋应星辞官返回奉新。当年三月,李自成大军攻占京师,明亡。四月,清兵人关,建都北京,宋应星成为亡国之民。甲申年五月,福王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为弘光元年。南明时,宋应星被荐授滁和兵巡道及南瑞兵巡道(是介于省及府州之间的地区长官),但宋应星均辞而不就。明亡前,宋应升已升任广州知府,明亡后亦无意恋官,遂挂冠归里。

晚年生活

宋应星弟兄寄希望于南明,但此政权由阉奸阮大铖、马士英把持,排斥忠良,政权迅即灭亡。清兵南下取江西,宋应升于1646年服毒殉国。清朝建立后,宋应星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在贫困中度过晚年,拒不出仕,大约卒于康熙五年(1666),享年80。

1、潘 吉 星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下集) :科学出版社 ,1993年 :954-965页 .

部分作品

宋应星除著《天工开物》外,还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美利笺》、《乐律》等著作,多已失传。后在江西省发现了宋应星四篇佚著的明刻本:《野议》、《论气》、《谈天》和《思怜诗》。《野议》是一部议论时局的政论著作,对明末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并且提出了一些改革主张。《思怜诗》包括“思美”诗十首,“怜愚”诗四十二首,反映了作者愤世忧民的感情。《论气》和《谈天》是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从这两篇的标题来看,很可能是《卮言十种》中的部分篇章。

著作价值

他的著作都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如在“五金”卷中,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家。他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这是我国古代金属冶炼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大规模炼锌的国家。宋应星记载的用金属锌代替锌化合物(炉甘石)炼制黄铜的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用铜和锌两种金属直接熔融而得黄铜的最早记录。

特别是,宋应星注意从一般现象中发现本质,在自然科学理论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首先,在生物学方面,他在《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又注意到不同品种蚕蛾杂交引起变异的情况,说明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得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见解,把我国古代科学家关于生态变异的认识推进了一步,为人工培育新品种提出了理论根据。

在物理学方面,新发现的佚著《论气·气声》篇是论述声学的杰出篇章。宋应星通过对各种声音的具体分析,研究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规律,并提出了声是气波的概念。

1、潘 吉 星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下集) :科学出版社 ,1993年 :954-965页 .

宋应星公园

宋应星公园位于奉新县城区凤凰山和乌龟山处,坐落在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的故里宋埠镇、县冯田经济开发区内。占地面积1000余亩,现已投资1500余万元用于景区景点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园内自然条件优越,环境优美。主要规划景区有:中心广场区、宋应星纪念馆、农业示范区、苗圃农家乐区、古代民俗实物展示及娱乐区、别墅垂钓休闲度假区等景区。

宋应星纪念馆

宋应星纪念馆于1987年11月10日开馆。是江西省重要的科普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馆为传统园林建筑,朱墙灰瓦,飞檐雕染,斗拱层叠,古朴典雅,具有民族特色。整个馆由主馆、天工馆和开物馆三部分组成。主馆展厅以大量文献史料、实物图书和精致模型,翔实介绍宋应星生平事迹和明代科技、社会历史背景、宋应星的著述及思想、宋应星的重要科技成果及其国内外影响《天工开物》科技成就,形象再现400余年前我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状况和先进技术。 天工馆和开物馆则利用高科技手段形象的展示了《天工开物》一书从农业到手工业的制作过程。原馆现已拆除,2003年择址新建宋应星纪念馆,新纪念馆选址于冯田工业园区的应星农业科技示范园“宋应星公园”内。

1、奉新县人民 ***

2、江西省科学技术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