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济慈(给拜伦简介)

如愿风 诗词赏析 22

哪些文人生命短暂却留下巨大财富

有许多文人生命短暂却留下了巨大的财富。例如,英国诗人约翰•济慈在短暂的25年生命中留下了数十首著名的诗歌,包括《秋颂》和《致蝶》等。

中文名:约翰·济慈外文名:JohnKeats别名:济慈国籍:英国出生地:英国伦敦出生日期:1795年10月31日逝世日期:1821年2月23日职业:诗人毕业院校:英国伦敦国王大学信仰:基督教代表作品:《恩狄芒》《夜莺颂》《希腊古瓮颂》人物经历1795年10月31日,约翰·济慈出生于英国伦敦。

在18世纪末的伦敦,诞生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约翰·济慈。他身为浪漫派的重要成员,尽管出生于马厩雇工领班的家庭,济慈自幼便对文学有着深厚的兴趣。由于家庭贫困,他在16岁不到便辍学从医,但父母的早逝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哀伤。

济慈特指约翰.济慈,(Jhon Keats),其他“Keats”译为“基茨”。

《When You Come Down》不是出自诗里面的,是Tristan Prettyman演唱的歌曲。

约翰·济慈的墓志铭

约翰·济慈,这位18世纪末英国的璀璨诗人,尽管英年早逝,但其墓志铭"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已足以证明他在文学历史上的永恒地位。作为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人物,济慈与雪莱、拜伦齐名,以其独特的诗歌才华和对情感与自然的深刻描绘,留下了深刻的艺术印记。

《秋颂》为济慈所作的一首诗歌。下面小编把这首诗歌的原文和翻译都带给大家,欢迎阅读。作者简介 济慈,全名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年—1821年),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他是杰出的英国诗作家之一,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员。

意思是我只爱世界上三个东西,白天的太阳,夜晚的月亮,和你永恒的爱。出自英国威廉·迈克尔·罗塞蒂的《约翰济慈之生命》,表达了深深的爱慕之情。

约翰·济慈的一生充满了早年的丧亲之痛和对文学的热爱。他的青少年时期,父母相继离世,留下了他与弟妹们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在埃菲尔德学校,济慈接受了正规教育,师从克拉克,他的文学天赋在那时开始显现,尤其对维吉尔的诗歌有着深深的热爱。14岁时,他翻译了维吉尔的《艾涅阿斯纪》。

听到的声音很美,听不到的声音更美。约翰•济慈 《夜莺颂》 11.许多富有创见的人并没有想到这一点他们被习惯引入歧途。

济慈在这里也仅仅住了十八个月而 济慈故居已,但是就是这十八个月,是这位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创作最高峰的时期,因为在这里他碰到了他一生的至爱--范妮·布朗。

给拜伦简介

济慈的诗歌作品《给拜伦》是对他这位杰出诗人的致敬。约翰·济慈,1795年至1821年活跃于英国伦敦,被誉为浪漫派诗歌的璀璨明星之一。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1821)的诗歌瑰宝,他的短暂生涯中留下了深刻的艺术烙印。尽管英年早逝,但济慈的名字却与雪莱和拜伦一同闪耀在19世纪诗坛。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为西方浪漫主义诗歌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被尊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是的,约翰·济慈是英国著名的诗人,并被视为古典派的主要成员。约翰·济慈(John Keats)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在他短暂的生涯中,他创作了许多备受赞誉的诗篇,这些诗篇至今仍广受人们喜爱。济慈的诗歌主题丰富多样,从古典美学到自然之美,再到人性的复杂性和悲剧,都有所涉猎。

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诗是英国浪漫主义划时代的宣言 拜伦:注重对现实的揭露。

johnkeats是杰出的英国诗人,浪漫派作家。

英国浪漫派诗人约翰·济慈的经典作品及文学特点

济慈,全名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年—1821年),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他是杰出的英诗作家之一,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员,代表作有《圣艾格尼丝之夜》《秋颂》《夜莺颂》和《致秋天》。1821年2月23日,济慈于在意大利疗养时逝世。

电影《明亮的星》就是讲述诗人济慈和恋人范尼的故事 可以参考观看~

约翰济慈是英国著名的诗人,他是古典派的主要成员。()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约翰·济慈(John·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杰出的英国诗人作家之一,浪漫派的主要成员。 济慈才华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他善于运用描写手法创作诗歌,将多种情感与自然完美结合,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影子。他的诗篇能带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

他去世时年仅25岁,可他遗下的诗篇誉满人间,他的诗被以为完美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特色,济慈被人们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代表作品

《仿斯宾塞》、《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许佩里恩》、《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白天逝去了》、《生命之手》、《安迪密恩》、《海伯利安》、《蝈蝈和蛐蛐》《每当我害怕》《哦,孤单》《明亮的星》《人生的四季》《给拜伦》《咏阿丽莎巉巖》《初读贾浦曼译荷马有感》《无情的妖女》

文学特点

济慈主张"美即是真,真即是美",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事物外貌,表现景物的色彩感和立体感,重视写作技巧,语言追求华美。

济慈的诗歌写作方向特别,描写手法细腻,以文辞声调之美著称。他带给无数读者新的视角,引导每一个人要善于发现美、拥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这就是快乐人生的秘诀。济慈笔触清新,作品选材特点独特,在他的诗歌里不管是绝美的爱情还是催人奋进的 *** ,都像被赋予了灵魂的呐喊,从心灵上引起共鸣,更从生活中找到影子。是十八世纪这个需要精神支柱时期的特殊食粮。他的笔下有令人感动的场面更有百转千回的诉说。有情人之间不舍别离的细腻,更有亲人间思念的楚楚辛酸,不管你是心地柔软的女性还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人们的情感无不为之动容。

济慈善于描写景物和自然现象,经过他描写的自然景物和事物外面,能给人充分的遐想空间,并融入其中,他用他独特的写作技巧和华丽的词藻,追求完美的精神对后世抒情诗的创作影响极大。对丑的鞭挞和对美的追求构成了他抒情诗的基调。

济慈的出身在英美文学的所有大家中可以算是最卑微的。因为天性的敏感与自卑,让他有能力洞察到世人难以发现和理睬的社会形态,他触角灵敏,能体会到大自然传递给人类的别样韵味,能用自个的灵魂倾听飞禽走兽的心声,能用用精准的文字描绘十八世纪统治阶级压迫下人民的呐喊。

作品影响

济慈在《希腊古瓮颂》中提出了"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这个内涵深刻的命题, 对后世抒情诗的创作影响极大。

济慈对英国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的文学有着巨大的影响,他从三个方面影响了众多的的诗人和艺术家:丰富的感官描写,舒适恬静地表现中世纪的理想,有关艺术和思想,或思想和世俗的悖论。深受济慈影响的诗人和艺术家主要有:浪漫派诗人托马斯·胡德,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诗人艾尔弗雷德·丁尼森,前拉斐尔派诗人和画家D·G·罗塞蒂,象征派诗人w·B·叶芝以及死于一战的年轻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等。济慈为他们的诗歌提供了创作灵感、写诗的技巧、故事内容和主题风格。

济慈不但以其优美的诗篇为英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而且还以其诗歌的影响为英国文学(诗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