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集版本(杜甫著有什么?)

如愿风 诗词教学 18

杜甫著有什么?

杜甫一生作诗近1500首,并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诗集 ·卷一(46首)方舟子 编校 编校说明 几年来我陆续输入了三百来首杜诗,并试图编一册电子版 杜诗选。最近施铁民(david steelman)先生寄来大五码的全唐 诗,我即抽出其中的杜诗,转成国标码,做了增补、校对,并 以编年为序重新编排,编成二十卷。

【篇一:《春夜喜雨》】 杜甫(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的诗集有《杜工部集》、《杜臆》、《草堂诗笺》等。其中,《杜工部集》最为著名,收录了大量的杜甫诗作。这些诗集在文学史和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以下将对几部诗集进行 《杜工部集》。

杜甫的诗集(全部)有哪些?

杜甫的诗集:《杜甫诗全集》《杜少陵集》《杜工部集》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诗集有《杜少陵集》。《杜少陵集》简介:《杜少陵集》也叫《杜工部集》,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作品集。《杜工部集》一书共收诗一千四百多首,其内容真实的反映了唐王朝自盛到衰的种种社会现实,具有广泛的社会内容,并饱含了作者爱国爱民的热情。

《杜甫诗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年出版,精选杜甫名篇,浓缩杜诗精华,展现杜诗风采,再现诗文意境。

强烈建议翻看山东大学萧涤非先生的《杜甫诗选注》 ,该著产生较早,其经典性和权威性不容置疑,尽管文中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杜甫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其诗集曾有六十卷之多,但早期版本已经失传。北宋时期,王洙在宝元二年(1039年)整理出1405篇杜甫的诗作,编成了18卷,名为《杜工部集》,这是杜甫作品的一个重要编纂版本。钱谦益也编撰了《笺注杜工部集》以供研究。

杜甫都写过哪些诗词?

写过登高。 登高是767年秋天,杜甫在夔州所作的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 经历了岁月的风刀霜剑,当年裘马轻狂的少年,已然垂垂老矣。

《赠李白》唐·杜甫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春日忆李白》唐·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公元647)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杜甫诗歌有那些名称? 杜甫的《杜工部集》是由北宋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

《杜工部集》是杜甫的诗歌总集,主要收录了杜甫的诗歌作品。这部诗集以其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而闻名于世。《杜工部集》的内容特点 1. 反映社会现实:《杜工部集》中的许多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和无奈。

杜甫诗中有哪些古言诗?

杜甫诗注本。清杨伦(1747—1830)笺注。此书诠解杜甫诗,在诸多校注本中颇著特色。郭绍虞评曰:“以精简著称。

这是一本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杜甫诗集,它属于国学经典的系列之一。这本书是第一版,发行日期为2011年5月1日,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书共有346页,采用了简体中文的版本,方便读者阅读理解。它以16开本设计,既便于携带,又确保了内容的阅读舒适度。

莫砺锋先生的《杜甫诗歌讲演录》亲切可读,不过没有杜诗诗篇。该书前几节对于研读杜诗所应读书目有所介绍,可参看。杨伦的《杜诗镜铨》较浅显(张之洞《书目答问》)。至于其他著作,仇兆鳌的《杜诗详注》的确很详细,但是如果对于杜诗学不甚了解,翻看该书无疑会感觉云里雾里。

杜甫诗选 野老 杜甫 系列:杜甫诗选|杜甫诗集 杜甫诗选 野老 【原文】 野老篱边江岸回1,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2。 长路关心悲剑阁3,片云何意傍琴台4?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5。【注释】 1野老:杜甫自谓。

杜甫诗选 小至 杜甫 系列:杜甫诗选|杜甫诗集 杜甫诗选 小至1 【原文】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2添弱线,吹葭3六管动飞灰。岸容4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5欲放梅。云物不殊6乡国异,教儿且覆7掌中杯。【注释】 1小至:冬至前一日。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杜甫的诗集和他的简介

杜甫诗集 ·卷一(46首) 方舟子 编校 编校说明 几年来我陆续输入了三百来首杜诗,并试图编一册电子版 杜诗选。最近施铁民(david steelman)先生寄来大五码的全唐 诗,我即抽出其中的杜诗,转成国标码,做了增补、校对,并 以编年为序重新编排,编成二十卷。

尽管杜甫生前并未显赫,但他的诗歌流传至今,对中国乃至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得以保存,大多收录在他最为人熟知的《杜工部集》中,记录了他对时代的独特见解和深深的情感烙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赏析: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需要这样一场春雨,就这样下起来了。

杜甫与李白齐名,并称为“李杜”。他的诗歌立足于忠厚,其风格雄浑高古,自成一家,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最高峰。文学价值:杜甫是诗歌语言大师,他在语言的锤炼上是着意下了一番功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努力的真实写照。

自唐以来,杜甫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杜甫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集叫什么名字?

  春夜喜雨

  八阵图

  春望

  闻官军收河

  古柏行

  江南逢李龟

  恨别

  赠花卿

  和贾舍人早

  百忧集行

  宿府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独立

  哀江头

  别房太尉墓

  兵车行

  垂老别

  春日忆李白

  春宿左省

  丹青引·赠

  捣衣

  登高

  登楼

  登兖州城楼

  登岳阳楼

  对雪

  对雨书怀走

  奉济驿重送

  阁夜

  观公孙大娘

  后出塞五首

  画鹰

  寄李十二白

  佳人

  江村

  江汉

  江畔独步寻

  客至

  丽人行

  刘九法曹郑

  旅夜书怀

  漫成一首

  茅屋为秋风

  梦李白

  贫交行

  前出塞九首

  去蜀

  去矣行

  日暮

  石壕吏

  蜀相

  水槛遣心

  天末怀李白

  潼关吏

  望岳

  韦讽录事宅

  洗兵马

  戏为六绝句

  新安吏

  新婚别

  义鹘行

  游龙门奉先

  月夜

  月夜忆舍弟

  赠卫八处士

  征夫

  寄韩谏议注

  哀王孙

  因崔五侍御

  绝句

  王录事许修

  绝句六首

  绝句三首

  答郑十七郎

  复愁十二首

  规雁

  赠李白

  萧八明府实

  从韦二明府

  诣徐卿觅果

  凭韦少府班

  春水生二绝

  少年行二首

  李司马桥了

  重赠郑鍊绝

  中丞严公雨

  谢严中丞送

  三绝句

  惠义寺园送

  官池春雁二

  投简梓州幕

  戏作寄上汉

  黄河二首

  奉和严公军

  存殁口号二

  夔州歌十绝

  解闷十二首

  承闻河北诸

  上卿翁请修

  喜闻盗贼总

  题张氏隐居

  巳上人茅斋

  房兵曹胡马

  过宋员外之

  夜宴左氏庄

  龙门

  李监宅二首

  赠李白

  与李十二白

  郑驸马宅宴

  饮中八仙歌

  今夕行

  赠特进汝阳

  赠比部萧郎

  奉寄河南韦

  赠韦左丞丈

  高都护骢行

  赠翰林张四

  冬日有怀李

  送孔巢父

  病后遇过王

  示从孙济

  杜位宅守岁

  元都坛歌寄

  曲江三章章

  敬赠郑谏议

  白丝行

  送高三十五

  送裴二虬尉

  送张十二参

  寄高三十五

  故武卫将军

  奉留赠集贤

  奉赠鲜于京

  陪李金吾花

  陪郑广文游

  重游何氏五

  陪诸贵公子

  九日曲江

  投赠哥舒开

  赠献纳使起

  与鄠县源大

  城西陂泛舟

  渼陂行

  渼陂西南台

  九日寄岑参

  承沈八丈东

  苦雨奉寄陇

  奉赠太常张

  上韦左相二

  夜听许十一

  戏简郑广文

  夏日李公见

  天育骠骑歌

  沙苑行

  骢马行

  魏将军歌

  题省中院壁

  送贾阁老出

  送翰林张司

  曲江陪郑八

  曲江二首

  曲江对酒

  曲江对雨

  奉陪赠附马

  奉答岑参补

  奉赠王中允

  题李尊师松

  得舍弟消息

  送李校书二

  赠毕四曜

  题郑十八著

  画鹘行

  端午日赐衣

  酬孟云卿

  出此门有悲

  寄高三十五

  题郑县亭子

  观安西兵过

  九日蓝田崔

  崔氏东山草

  瘦马行

  遣兴三首

  至日遣兴,

  路逢襄扬杨

  冬末以事之

  阌乡姜七

  戏赠阌乡秦

  李〔雩阝〕

  忆弟二首

  赠田九判官

  桥陵诗三十

  九日杨奉先

  白水明

  自京赴奉先

  奉先刘少府

  晦日寻崔戢

  送率府程录

  白水县崔少

  三川观水涨

  避地

  悲陈陶

  薛端薛复筵

  元日寄韦氏

  得舍弟消息

  忆幼子

  一百五日夜

  遣兴

  塞芦子

  大云寺赞公

  雨过苏端

  喜晴

  郑附马池台

  喜达行在所

  述怀

  得家书

  樊二十三寺

  送长孙九侍

  送从弟亚赴

  送韦十六评

  送杨六判官

  奉赠严八阁

  月

  晚行口号

  独酌成诗

  玉华宫

  羌村三首

  北征

  行次昭陵

  彭衙行

  喜闻官军已

  收京三首

  重经昭陵

  送郑十八虔

  腊日

  紫宸殿退朝

  晚出左掖

  观兵

  不归

  夏日叹

  夏夜叹

  立秋后题

  贻阮隐居

  遣兴三首

  有怀台州郑

  遣兴五首

  遣兴二首

  遣兴五首

  秦州杂诗二

  西枝村寻置

  寄赞上人

  太平寺泉眼

  东楼

  寓目

  山寺

  即事

  遗怀

  归燕

  促织

  萤火

  蒹葭

  苦竹

  除架

  废畦

  秋笛

  日暮

  野望

  空囊

  病马

  蕃剑

  送远

  从人觅小胡

  秋日阮隐居

  赤谷

  铁堂峡

  盐井

  寒峡

  法镜寺

  青阳峡

  龙门镇

  泥功山

  乾元中寓居

  木皮岭

  白沙渡

  飞仙阁

  五盘

  龙门阁

  石柜阁

  桔柏渡

  剑门

  鹿头山

  成都府

  酬高使君相

  王十五司马

  凭何十一少

  又于韦处乞

  堂成

  为农

  有客

  宾至

  狂夫

  田舍

  江涨

  所思

  云山

  遣兴

  石笋行

  石犀行

  杜鹃行

  题壁上韦偃

  戏题王宰画

  戏韦偃为双

  北邻

  南邻

  奉简高三十

  泛溪

  出郭

  建都十二韵

  和裴迪登蜀

  寄赠王十将

  奉酬李都督

  西郊

  遣意二首

  漫成二首

  江上值水如

  题新津北桥

  暮登四安寺

  游修觉寺

  春水

  早起

  可惜

  落日

  徐步

  寒食

  石镜

  晚晴

  高楠

  进艇

  一室

  闻斛斯六官

  寄杜位

  送韩十四江

  丈人山

  送裴五赴东

  赠虞十五司

  楠树为风雨

  逢唐兴刘主

  敬简王明府

  重简王明府

  徐卿二子歌

  戏作花卿歌

  病柏

  病橘

  枯棕

  草堂即事

  徐九少尹见

  范二员外邈

  王十七侍御

  观作桥

  入奏行赠西

  送段功曹归

  魏十四侍御

  赠别何邕

  赠别郑链赴

  丁香

  丽春

  栀子

  鸂鶒

  花鸭

  畏人

  即事

  奉酬严公寄

  奉和严中丞

  野人送朱樱

  严公仲夏枉

  严

  戏赠友二首

  大雨

  溪涨

  大麦行

  奉送严公入

  送严侍郎到

  观打鱼歌

  越王楼歌

  姜楚公画角

  巴西驿亭观

  又呈窦使君

  东津送韦讽

  光禄阪行

  苦战行

  去秋行

  宗武生日

  寄高适

  题玄武禅师

  悲秋

  客夜

  客亭

  九日登梓州

  九日奉寄严

  戏题寄上汉

  玩月呈汉中

  相逢歌赠严

  秋尽

  野望

  冬到金华山

  陈拾遗故宅

  谒文公上方

  奉赠射洪李

  早发射洪县

  通泉驿南去

  过郭代公故

  观薛稷少保

  通泉县署屋

  陪王侍御同

  渔阳

  远游

  陪李北海宴

  相和歌辞·

  相和歌辞·

  奉赠韦左丞

  同李太守

  叹庭前甘菊

  醉时歌(赠

  醉歌行

  同诸公登慈

  乐游园歌

  奉同郭给事

  悲青坂

  徒步归行

  九成宫

  逼仄行

  留花门

  无家别

  昔游

  幽人

  赤谷西崦人

  万丈潭

  两当县吴十

  发秦

  石龛

  凤凰台

  赠蜀僧闾丘

  投简成、华

  枯楠

  遭田父泥饮

  喜雨

  天边行

  述古三首

  又观打鱼

  海棕行

  春日戏题恼

  短歌

  短歌行,送

  陪章留后惠

  将适吴楚,

  山寺(得开

  棕拂子

  桃竹杖引,

  寄题江外草

  送韦讽上阆

  阆州

  严氏溪放歌

  忆昔二首

  自平

  释闷

  赠别贺兰铦

  阆山歌

  阆水歌

  草堂

  四松

  水槛

  破船

  营屋

  除草

  扬旗

  太子张舍人

  莫相疑行

  别蔡十四著

  杜鹃

  客居

  客堂

  石研诗

  水阁朝霁,

  赠郑十八贲

  三韵三篇

  近闻

  蚕谷行

  折槛行

  引水

  缚鸡行

  负薪行

  最能行

  柴门

  贻华阳柳少

  雷

  火

  七月三日亭

  牵牛织女

  毒热寄简崔

  殿中杨监见

  杨监又出画

  送殿中

  赠李十五丈

  西阁曝日

  课伐木

  园人送瓜

  信行远修水

  槐叶冷淘

  行官张望补

  催宗文树鸡

  园官送菜

  上后园山脚

  驱竖子摘苍

  秋行官张望

  阻雨不得归

  雨

  雨二首

  晚登瀼上堂

  又上后园山

  雨

  甘林

  雨

  种莴苣

  八哀诗·赠

  八哀诗·故

  八哀诗·赠

  八哀诗·赠

  八哀诗·赠

  八哀诗·故

  八哀诗·故

  故右仆射相

  写怀二首

  可叹

  往在

  昔游

  壮游

  遣怀

  同元使君舂

  李潮八分小

  览柏中允兼

  听杨氏歌

  荆南兵马使

  王兵马使二

  久雨期王将

  别李秘书始

  晚晴

  复阴

  夜归

  寄柏学士林

  寄从孙崇简

  奉酬薛十二

  醉为

  别李义

  送高司直寻

  君不见

  赠苏四徯

  寄薛三郎中

  大觉高僧兰

  宿青溪驿奉

  敬寄族弟唐

  忆昔行

  北风

  客从

  白马

  白凫行

  朱凤行

  惜别行,送

  醉歌行,

  夜闻觱篥

  别董颋

  送重表侄王

  咏怀二首

  送顾八分文

  上水遣怀

  遣遇

  解忧

  早行

  过津口

  早发

  次晚洲

  望岳

  湘江宴饯裴

  清明

  风雨看舟

  岳麓山道林

  奉送魏六丈

  别张十三建

  暮秋枉

  奉赠李八丈

  岁晏行

  追酬故高蜀

  苏大侍御访

  题衡山

  入衡州

  舟中苦热遣

  聂耒阳以仆

  冬日洛城北

  崔驸马山亭

  赠高式颜

  官定后戏赠

  奉送郭中丞

  留别贾严二

  宣政殿退朝

  送许八拾遗

  因许八奉寄

  早秋苦

  望岳

  得舍弟消息

  天河

  初月

  夕烽

  铜瓶

  寄彭州高三

  寄岳州贾司

  寄张十二山

  卜居

  梅雨

  野老

  过南邻朱山

  寄贺兰铦

  寄杨五桂州

  和裴迪登新

  岁暮

  散愁二首

  江亭

  村夜

  独酌

  恶树

  后游

  江涨

  朝雨

  赴青城县出

  野望因过常

  陪李七司马

  少年行

  观李固请司

  严中丞枉驾

  得广州张判

  野望

  屏迹三首

  送梓州李使

  黄草

  怀旧

  陪王侍御宴

  涪江泛舟送

  春日梓州登

  郪城西原送

  泛江送魏十

  送路六侍御

  泛江送客

  望牛头寺

  上兜率寺

  望兜率寺

  甘园

  数陪李梓州

  登牛头山亭

  陪李梓州、

  送何侍御归

  江亭送眉州

  涪城县香积

  陪章留后侍

  送王十五判

  对雨

  王命

  有感五首

  送元二适江

  章梓州水亭

  九日

  遣愤

  章梓州橘亭

  送陵州路使

  薄暮

  西山

  薄游

  赠韦赞善别

  舍弟占归草

  王阆州筵奉

  放船

  奉待严大夫

  奉寄高常侍

  奉寄章十侍

  将

  奉寄别马巴

  泛江

  陪王使君晦

  南征

  久客

  春远

  暮寒

  双燕

  百舌

  地隅

  游子

  归梦

  江亭王阆州

  滕王亭子

  玉台观

  渡江

  喜雨

  送韦郎司直

  将赴成都草

  自阆州领妻

  舟前小鹅儿

  得房公池鹅

  答杨梓州

  春归

  赠王二十四

  寄董卿嘉荣

  寄司马山人

  寄李十四员

  归来

  寄邛州崔录

  过故斛斯校

  立秋雨院中

  奉和严大夫

  院中晚晴怀

  到村

  遣闷奉呈严

  送舍弟频赴

  严郑公阶下

  严郑公宅同

  奉观严郑公

  晚秋陪严郑

  初冬

  至后

  正月三日归

  弊庐遣兴

  春日江村五

  哭严仆射归

  宴戎州杨使

  渝州候

  闻高常侍亡

  宴忠州使君

  别常征君

  三绝句

  十二月一日

  又雪

  长江二首

  承闻故房相

  将晓二首

——————————————绝对全 望采纳

标签: 杜甫 杜工部 诗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