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发冲冠为红颜是哪首诗歌?
出自《圆圆曲》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一首七言歌行。 典故:陈圆圆曾入宫,后为崇祯帝田贵妃之父田弘遇所得,又转赠给辽东总兵、平西伯吴三桂为妾。
吴伟业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他的诗作以描绘历史事件、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其中不乏精辟的议论和深刻的见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吴伟业的诗歌创作,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影响。
“梅村体”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七言歌行体诗歌的名称。吴梅村继之又发展了此体,他的诗作具有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不以纯客观的叙事为主,因此显示出强烈的主观抒情性。他的叙事时常出现大幅度的跳跃,以便腾出更多的笔墨抒情。吴伟业以唐诗为宗,五七言律绝具有声律妍秀、华艳动人的风格特色。
“梅村体”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吴伟业极富个性的七言歌行体诗歌的名称,它来源于六朝时形成的七言歌行体,在“初唐四杰”等诗人的手中,扩大了它的题材范围,发展了它的表现形式,形成新的特点。
古意吴伟业诗作
他的创作风格起源于“长庆体”,后自成一派,被后世称为“梅村体”。首篇诗作中,诗人以富有传奇色彩的笔触描绘了娶女嫁仙的想象,借以表达对长寿和幸福的向往,"争传娶女嫁天孙,才过银河拭泪痕。但得大家千万岁,此生哪得恨长门?"体现了他对世间繁华与永恒的渴望。
吴伟业叙事体诗的代表作是( )。A.《圆圆曲》B.《芦洲行》C.《琵琶行》D.《捉船行》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圆圆曲》是吴伟业叙事体诗的代表作。它以吴三桂和陈圆圆的悲欢离合为线索,写吴为夺回爱妾,不惜叛国投敌,与李自成农民军为敌的故事。参考教材P261。
谈一个时代的诗歌理论,不可不了解一个时代的诗歌创作。清初的诗坛上,钱谦益、吴伟业和龚鼎孳被称为“江左三大家”。
连枷最早是农民用来给谷物脱粒的农具,后来逐渐转变为军用武器,军用的连枷由一根长木棒和一根短棒组成,两者之间以铁链连接,使用者手持长棒的一端。
吴伟业诗选译(修订版)中有哪些是他的七言古诗精华?
以下是《吴伟业诗选译(修订版)》的详细介绍: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乃明末清初赫赫有名之诗人。他以其独特的七言歌行风格,赢得了“梅村体”的美誉。此书精选吴伟业的七言古诗,皆为他的诗歌精华之作,内容丰富,辞藻华美,展现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
清代吴伟业的诗歌被称为:梅村体。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
他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为“江左三大家”,这足以证明他在文学领域的影响力。他的诗歌创作独树一帜,尤其擅长七言歌行,最初师法“长庆体”,但他的才华并未止步于此。他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后人尊称其为“梅村体”,这标志着他在诗歌领域的独特贡献。
这个歌行体的代表作是《圆圆曲》。吴伟业的《圆圆曲》是著名的长篇歌行,“梅村体”的特点是文采卓然,以叙事为主,吴伟业通过《圆圆曲》把古代叙事诗推到新的高峰,在《圆圆曲》中,吴伟业以明末清初为背景,叙述了陈圆圆和吴三桂的故事,也揭示了明朝走向灭亡的趋势。
梅村体的艺术特点
答:“梅村体”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吴伟业极富个性的七言歌行体诗歌的名称,它来源于六朝时形成的七言歌行体,在“初唐四杰”等诗人的手中,扩大了它的题材范围,发展了它的表现形式,形成新的特点。清初吴梅村继之又发展了此体,吴梅村是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一生沉吟不断,诗作今存一千多首,早年春风得意,春花满眼,故多风华绮丽之作,中年以后遭逢丧乱,阅历兴亡,多哀怨凄婉之音,晚年心境愈加凄苦,其诗愈多苍凉悲楚之调。后人对吴梅村的叙事诗的评价,历来都是认为是“诗史”,通过诗歌寄寓兴亡之感,具有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关于“梅村体”的评价最为知名的是:“其中歌行一体,尤所擅长,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韵协宫商,感均顽艳,一时尤称绝调。”这段评价道出了“梅村体”的艺术渊源与独特风格。
吴梅村的诗具有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它不以纯客观的叙事为主,因此显示出强烈的主观抒情性,而他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对诗歌结构的安排也受此影响。所以他的叙事时常出现大幅度的跳跃,如《圆圆曲》写吴三桂从农民军手中夺回陈圆圆,只用了两句:“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娥眉匹马还”,期间的曲折全省去了。《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中写弘光朝灭亡,也只用了两句:“南内方看起桂宫,北兵早报临瓜步”。《鸳湖曲》中写吴昌时竹亭湖墅由盛到衰经历了两次变化,一次是昌时的被杀,还有一次是朝代的更迭,而第二次变化完全是从“宁使当时没县宫,不堪朝市都非故”这两句感叹中透露出来的,诗中并没有做任何交代。诗人这样写,尽可能的省去了客观的记录,以便腾出更多的笔墨抒情。凡是遇到适合抒情的地方,比如诗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易代前后反差巨大的氛围景象,他都泼墨如雨,写得十分酣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