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壶浊酒喜相逢作者?
一壶浊酒喜相逢。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作品《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龙年龙岁瑞祥新,吉庆丰年福自臻。 风调雨顺田野广,国泰民安乐意真。
杨慎居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是一位千古罕见的旷世奇才。他的传奇人生在庙堂之高也在江湖之远。 杨慎的父亲是明中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杨廷和。
大家第一次看到听说这首词的时候是在哪呢? 我是看《三国演义》的时候知道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啊,慷慨激昂,大气磅礴啊。
《临江仙》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作品。这首词以长江为背景,表达了历史变迁中英雄的消逝和自然界的恒久。2. 开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借用苏轼《赤壁怀古》的意境,描绘了历史的流逝和英雄的过眼云烟。3. “是非成败转头空”总结了历史的无常,表明一切荣辱终将消逝。
杨慎最有名的诗词西江月
《西江月》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人们对美酒的喜爱和扬州的美好。2. 《临江仙》是杨慎最著名的诗词,被用作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诗中表达了长江东逝水的景象和人生的无常。3. 《送余学官归罗江》是杨慎的另一首诗,描述了豆子山和阳陆衡平关的景色,以及他对家乡的思念。
杨慎的诗作中,有大量描写云南风光和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例如,《江陵别内》和《宿金沙江》表达了他离别时的深情和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他的写景诗也颇具特色,如《海风行》和《龙关歌》。
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著名作品:《升庵集》《江陵别内》《宝井篇》《滇池涸》《易解》《檀弓丛训》《云南山川志》《南诏野史》等。
杨慎是中国明朝时期的才子,他的才华不仅在诗文方面,还涉及到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文充满了豪情壮志、深刻哲理、优美唯美的风格。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将其作为主题歌歌词。作品原文: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是谁写的,知道的告诉下 谢谢
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的词。作品原文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滚滚长江东逝水全诗行书作品如下:出处 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译文 滚滚长江向东流,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
主要作品:小学:《古音》七书、《丹铅》诸录、《六书博证》等。经学:《升庵经说》、《易解》、《檀弓丛训》等。文学:《升庵诗话》、《艺林伐山》、《绝句衍义》、《画品》、《全蜀艺文志》等。史地:《云南山川志》、《南诏野史》等。
罗贯中出生于约1330年 杨慎出生于1488年12月8日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杨升庵的代表作?
虽然升庵先生一生著作百余种,作诗二千多首,而《明诗别裁集》仅选升庵诗十五首,流行的文学史著作更不提升庵先生一字,作品选也不录升庵先生一诗。
杨慎,明代著名文学家,以其博学和多产的作品而知名。2. 《升庵集》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共81卷,也称作《升庵全集》,包含了诗歌、赋作及杂文,是明代文学的重要文献。3. 除了《升庵集》,杨慎还有《升庵外集》100卷、《升庵遗集》26卷和《升庵长短句》3卷等作品传世。
应该说这六个人中除了吕蒙正以外,其余五人乍一看都挺熟悉,可你要是让我说一说他们的生平事迹,还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仔细一想,原来熟悉的只是他们的作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2.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3.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4.客中冬至夜偏长,寒炉坐拥待晨光。
杨慎简介
杨慎,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
著名作品:《升庵集》《江陵别内》《宝井篇》《滇池涸》《易解》《檀弓丛训》《云南山川志》《南诏野史》等。
杨慎
(1488~1559) 明代大臣、文学家。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为少师杨廷和之子。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关,慎抗疏切谏。寻移疾归。明世宗朱厚熜即位,起充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大礼议起,帝喜桂萼、张璁倡继统不继嗣之说,召二人为翰林学士。六月,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疏,言与璁等学术不同,不能与之同列,乞罢。奏上,世宗大怒。罚夺俸两月。七月,慎等又伏左阙门力谏,帝震怒,命执首事者下诏狱,慎等撼门大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十日之间,慎两遭廷杖,死而复甦者再,乃被削籍,谪戍云南永昌(今云南保山)。八年,其父死,获许归葬。自是或归蜀,或留戍所,颇得地方大吏善视。十一年正月,受聘修云南通志。十九年又得预纂蜀志。三十六年,巡抚遣骑逮之还。三十八年七月卒。
杨慎幼善诗文,入京后授业于大学士李东阳门下,曾预修武宗实录。谪戍云南后,以投荒多暇,手不释卷,博览群书。明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选辑为《升庵集》八十卷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