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指的诗歌(食指的个人作品)

即使退出也要高调离席 诗词赏析 18

诗人食指简介

食指,本名郭路生(1948— ),山东鱼台人。朦胧诗代表人物,被当代诗坛誉为“朦胧诗鼻祖”。高中毕业。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食指之所以取名为“食指”。一是因为:“郭路生的母亲名叫石维元故有 “石之子”之意。二:在中国,作为诗人,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都存在无形的压力。

诗歌 作者 食指 《相信未来》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

这是现代诗人食指的一首诗歌叫做《相信未来》。原文如下: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诗词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手指只是人体的一个器官,手指并不是诗词的常见主题,但是古代文人墨客在创作时有时会用手指来寓意其他事物。

食指《相信未来》

食指的《相信未来》是一首充满希望和信念的诗歌,它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对未来的坚定信仰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这首诗歌中,食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未来的美好景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思考,传达了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他相信,无论现在的生活多么艰难,未来总会变得更好。

故侯将我到山中,更上西峰见远公。共问置心何处好,主人挥手指虚空。宋日营阳内史孙,因家占得九疑村。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自握蛇珠辞白屋,欲凭鸡卜谒金门。若逢广坐问羊酪,从此知名在一言。

食指诗歌<热爱生命>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也许经过人生激烈地搏斗后,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那请去墓地寻找我的碑文,上面仍会刻着:热爱生命。

食指的诗有:《相信未来》、《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烟》、《命运》、《给朋友们》、《寒风》、《人生舞台》等。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文革期间几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空白期,然而民间的创作却顽强地生存着。食指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民间诗人,一位填补了历史空白的优秀诗人。食指(1948—),原名郭路生,著有诗集《相信未来》、《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诗探索金库·食指卷》、《食指的诗》。《相信未来》一诗,作于1968年。

我不会,因为食指却有。普希京一个俄国人,华盛顿一个美国人,我等中国人。还有诗? 我將死去,没有人知道原因。

食指的个人作品

《相信未来》姊妹篇1982年《我的心》1983年《愿望》1985年到1986年《落叶》1986年《诗人桂冠》1987年《受伤的心灵》1989年《向青春告别》《人生舞台》1991年《你》《归宿》《在精神病院》1993年《我不知道》《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1999年《食指近作十二首》获北京市新中国成立50周年诗歌类作品。

当蜘蛛网无情的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的铺平失望的灰烬,用颤抖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是一种古老而坚定的承诺,是浪漫而美丽的传说。

食指(1948- ),原名郭路生,出版的诗集有《相信未来》(1988)、《食指 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1993)、《诗探索金库·食指卷》(1998)等。

食指的诗

食指的代表作有《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食指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他的代表作包括《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这些作品对于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食指对文学界的影响:食指对中国文学界的影响是深远的。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诗歌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探索,而且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食指的诗歌作品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生问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生存状态,对于社会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探讨。例如,他的代表作《相信未来》表达了对未来的信仰和对生活的热爱,激励了无数青年人积极向上、勇往直前。

食指,诗人,本名郭路生,1948年出生,山东人。

      年轻时,在一本薄薄的诗选本上,读到食指的诗《相信未来》,心被震得隐隐作痛。诗人的心是一座压抑得不能爆发不能燃烧,又极度渴望爆发与燃烧的火山。从此,食指烙在记忆的深处,永不磨灭。

      多年后,买到一本食指的诗集,重温《相信未来》,依然震撼。时代给那一代诗人(何止诗人)巨大的磨难,但也造就了他们,使他们写下一些彪炳史册的诗篇。没有他们的摇旗呐喊,就没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诗坛的风起云涌波澜壮阔。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泪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这泣血的诗, 凄美得让人颤栗,通篇沉痛无比。我觉得最后一节删掉更好。空洞,削弱了前面的诗意。

食指写过一首《疯狗》的诗,每一节的开头是:我仿佛成了一条疯狗……我还不是一条疯狗……我还不如一条疯狗……假如我真的成条疯狗……诗人内心的创痛与悲愤无以复加。文革期间,多少美好的生命,被折腾播弄得连疯狗都不如。多少高尚的心灵,被挤压进绞肉机,绞杀得支离破碎血肉模糊。

食指还有一首《命运》的诗,第一部分相当精彩,第二部分略为逊色。其中两句,难以忘怀。

我的一生是辗转飘零的枯叶,

    我的未来是抽不出锋芒的青稞。

我认为这三首诗,是食指全部诗作里最辉煌的篇章。与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堪称中国当代诗里里程碑式的作品。

食指的创作,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文化大革命开始,是中国最黑暗的时期。六七年,他十九岁,写下《命运》。六八年,他二十岁,写下《相信未来》。如此年轻,写下不朽诗篇。这一时期,他还写了一些优秀作品,比如《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鱼儿三部曲》、《海洋三部曲》的前两部等。

第二阶段,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前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食指这一代年轻人遭受巨大精神折磨后,又不得不接受肉体的摧残。社会和人心的剧烈动荡,使食指不堪命运的重负,极度迷惘的他,灵魂出窍。写下一批歌颂太阳、劳动、农业学大寨之类顺应时代潮流的诗。这是一些没有灵魂,只有躯壳式的作品。两个阶段的诗,放在一起,让人无法相信出自食指一人之手。文革毁了食指这天才的诗人。

第三阶段,文革结束后,灵魂重回食指的体内。他又创作了几首打动人心的作品。七八年的《疯狗》,七九年的《热爱生命》,八O年的《愤怒》。写这几首诗时,食指的心境重回文革期间,是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控诉。

第四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之后,食指的精神出了问题。九O年,他住进北京第三福利院(精神病院)。偶尔在报刊上看到他的照片,让人心酸:身体浮肿,目光呆滞,表情僵硬。这是文革的罪恶,造成的个人悲剧。食指头脑清醒的时候,依然坚持创作。虽然作品相对平庸,但既不无病呻吟,也不故作高深,诚实地表达对人世的观察与感悟。

我景仰食指这伟大诗人。

  一九年三月草    五月改定

标签: 食指 诗歌 诗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