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求全诗内容。
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珍珠始是车!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诗人不加评议,完全用形象说话。《咏史二首·其一》唐代: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释义:玄武湖已成了汪洋漫漫,一片降旗挂上百尺之竿。三百余年如同一场短梦,金陵钟山真的有那龙盘?
李商隐《咏史》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原文】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2],岂得珍珠始是车[3]?运去不逢青海马[4],力穷难拔蜀山蛇[5]。几人曾预《南薰曲》[6],终古苍梧哭翠华[7]。【注释】[1]咏史:原连七绝《十二楼前再拜辞》,题作《咏史二首》。
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敌国军营漂木柹,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廉洁的诗词一:咏史 (唐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廉洁的诗词二:金陵怀古四首(其一)(宋王安石)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後,逸乐安知与祸双。
李商隐咏史译文
李商隐的《咏史》以其深刻的历史洞察和艺术创新,揭示了历史兴衰的深刻教训。诗中首句强调,一个国家的繁荣源于勤俭,衰败则源于奢侈,这是政权成败的关键因素。接着,诗人以琥珀枕和珍珠车的典故,强调人才的珍贵,暗示国家的兴盛依赖于贤明的领导者和贤能之士。
咏史和赤壁是两首诗,第一首是李商隐所做,第二首虽有争议,却被公认为是杜牧所做。《咏史》,作者:唐·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问题:类似李商隐王安石《贾生》,杜牧《题乌江亭》王安石《乌江亭》的诗,还有哪些很好的?
此句我个人认为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一):“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咏史 李商隐 〔唐代〕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远去 一作:运去)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译文 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
李商隐的咏史朗读?
朗读: 咏史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全译 玄武湖已成了汪洋漫漫,一片降旗挂上百尺之竿。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咏史二首·其一 李商隐 〔唐代〕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译文 玄武湖已成了汪洋漫漫,一片降旗挂上百尺之竿。三百余年如同一场短梦,金陵钟山真的有那龙盘?创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时李商隐因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
咏史 【其一】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其二】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咏史 - 李商隐(唐)
作者:陈子壮诗名:咏史二首 其一朝代:明全文:汉季朝廷轻,随风倾李杜。一朝党构成,歼夷尽颍汝。含诟独吊丧,全宥乃无数。以彼道广人,行谊或容与。褰裳而几先,天地随吐茹。不见申屠蟠,飙若灵鸟举。生名杀我身,永佩严公语。
作者:郑学醇诗名:咏史二首 其一朝代:明全文:主家台榭拥鸾旗,正是君王辇幸时。绿帻传韝谁侍宴,外庭人道卖珠儿。
李商隐(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那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
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猛蛇。
有几人曾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只有在苍梧对翠华盖哭泣份儿。
⑴“历览”二句:《韩非子·十过》:“昔者戎王使由余聘于秦,穆公问之曰:‘愿闻古之明主得国失国何常以?’由余对曰:‘臣尝得闻之矣: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历览,遍览,逐一地看。奢,享受。
⑵“何须”句:琥珀,松柏树脂之化石,有淡黄、褐、红褐诸种颜色,透明,质优者可作饰物。以琥珀作枕称琥珀枕。与下句“真珠车”皆借以喻唐文宗父兄穆宗、敬宗之奢侈。“何须”,与下文“岂得”言文宗勤俭不奢。
⑶“岂得”句:真珠车,以真珠照乘之车。真珠,即珍珠。《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梁王自夸有十枚径寸之珠,枚可照车前后各十二乘。”
⑷运去:指唐朝国运衰微。青海马:龙马,以喻贤臣。《隋书·吐谷浑传》:“青海中有小山,其俗至冬辄放牝马于其上,言得龙种。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故时称青海聪马。”按亦称青海龙孙。
⑸蜀山蛇:据《蜀王本纪》载:秦献美女于蜀王,蜀王遣五丁力士迎之。还至梓潼,见一大蛇人山穴中,五丁共引之,山崩,五丁皆化为石。刘向《灾异封事》:“去佞则如拔山。”此以喻宦官佞臣。
⑹预:与,意指听到。南薰曲:即《南风》。相传舜曾弹五弦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大治。其词曰:“南风之燕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⑺苍梧:即湖南省宁远县九嶷山,传为舜埋葬之地。这里借指唐文宗所葬的章陵。翠华:以翠羽为饰之族,皇帝仪仗。舜逝于苍梧之野,故云“哭”,此以舜比文宗。司马相如《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树灵笼之鼓。”李善注:“翠华,以翠羽为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