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米芾蔡京苏轼谁的字更胜一筹?
中国书法在宋代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出现了几位书法大家,他们创作了很多经典作品,千百年来被后人所欣赏和学习。
第一,要领略《蜀素帖》的总体风格及其精神气质。米芾书法取径甚高,做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他精研晋法,同时对历代名迹也都精临过。帖中所透露出的那种“天马脱衔,追风逐电”和筋骨丰润,仪态万方的风神气质,并不是一下就可以把握的,必须长时间的观幕、领会。第二,要注意通篇的章法。
米芾(Mi Fu)是中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化人,他是一位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和文化家。
米芾的书法可以用沉着痛快、八面出锋来概括,“痛快”与“沉着”本事对立的风格,米芾却能在对立中求统一,达到凝练而不滞涩,飘逸而不轻脱。
米南宫素以行书字体为人称道。书法的用墨的技法也是层出不穷,不同的书法家对用墨的浓淡有着极高的要求,甚至都赶上国画对墨色的要求。书法用墨中,书法家米南宫就有着不同的见解:他在笔法上亦多新创,在完整继承古人笔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发挥,加以变化,丰富发展了笔法。
对书法抱有极大的热情。学习书法本就是一件日久见成效的事,如果只靠三分钟热度,是坚持不来也学不好的。书法在起初阶段本来就是比较枯燥的,写不好就会打击自信心,也会消磨学习者的积极性。米芾就是靠着自身对书法抱有的极大热情,终生与书法相伴,才得到后人对他书法的极高评价。
中国书法最好看的十种字体?
欧体,颜体,柳体,赵体 行书:王体(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頫),米芾,苏东坡,黄庭坚,蔡襄,文征明 草书:二王,张旭,怀素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各有千秋,单论书法成就,米芾影响要大一些。 苏轼( 1037-1101年),在诗、文、书、画上的地位很高,博学多才,是个全才 的艺术家。
《蜀素帖》为米芾的墨宝,此帖由于丝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米芾用笔如画竹,喜“八面出锋”。此帖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分体现了他“刷字”的独特风格。
早年研究颜真卿的正楷字体,后又专攻二王的行书、张旭、赵孟頫、米芾字体。尤其近年来对行楷、行草字体颇有造诣。在全国书法大赛中多次获奖。当然了,除了《沁园春·雪》、《海纳百川》、《鸿图大展》这些字之外大家还可以挂一些别的字画。
形容米芾书法的诗句?
米字跳跃、奔放、迅捷、激敖。 1. 变化多端。 2. 字迹雄逸米芾行书富有气势,雄强潇洒飘逸。宋高宗赞米字“如乘骏马,进退裕谷,不烦鞭勒,无不当人意”。
《蜀素帖》书写在绫上,运笔变化多端,潇洒自如,隐见王献之的笔意, 算得上是米芾行书中最好的作品。《苕溪诗帖》是书写于纸上的六首自作诗,该帖行笔沉稳,挥洒自如,也是米芾的行书代表作之一。
米芾的五世祖是宋初勋臣米信,高祖、曾祖以上多为武职官吏,其父名佐,字光辅,官至武卫将年。其母阎氏,曾为宋英宗赵曙皇后高氏的乳娘。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 1朱耷(1626-1705) 原名统,又名朱耷,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等。
米芾传世墨迹主要有《苕溪诗卷》、《蜀素帖》、《方圆庵记》、《天马赋》等,而翰札小品尤多。
米芾书法优缺点?
米芾书法最大的优点是气韵生动。米芾是宋四家中对书法最痴迷的一个。
文舍堂一家之言。 最近临习了米芾32岁以前和50岁以后的很多法帖,收益匪浅。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书以宋代的最为著名,有米芾、苏轼、蔡襄黄庭坚等。行书行书代表作《兰亭序》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画家,是宋四家里最具争议的人物,但是作为书法家、画家他颇具个性的作品是无可争议的,米点烟雨无疑是中国艺术的瑰宝之作。
学行书从米芾的行书入手是否妥当,或者说路子对不对,不取决于其它因素。
米芾,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
米芾蜀素帖用笔特点 米芾的蜀素帖都有哪些特点
1、《蜀素帖》此帖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分体现了他“刷字”的独特风格。此帖结字也俯仰斜正,变化极大,并以欹侧为主,表现了动态的美感。《蜀素帖》书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纵,用笔俊迈,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挑,曲尽变化。用笔的快慢、轻重、起收及转折,不拘一法,收放自如。
2、结体偏纵长倾侧,表现灵动。相同字都有不同的写法,极尽变化之能事。书风完全显露出米芾“不偶于俗”的人格特质。《蜀素帖》结构奇险率意,变幻灵动,缩放有效,欹正相生,字形秀丽颀长,风姿翩翩,随意布势。其用笔纵横挥洒,洞达跳宕,方圆兼备,刚柔相济,藏锋处微露锋芒,露锋处亦显含蓄,垂露收笔处戛然而止,似快刀斫削,悬针收笔处有正有侧,或曲或直;提按分明,牵丝劲挺;亦浓亦纤,无乖无戾,亦中亦侧,不燥不润。
3、总之,《蜀素帖》率意的笔法,奇诡的结体,中和的布局,一洗晋唐以来和平简远的书风,创造出激越痛快、神采奕奕的意境。所以后来清朝著名书法家高士奇曾题诗盛赞此帖:蜀缣织素鸟丝界,米颠书迈欧虞派。出入魏晋酝天真,风樯阵马绝痛快。
4、当时许多书法家只敢在蜀素上书写少许字,直到米芾才在上面写有满满的8首诗句。此帖最早由湖州郡守林希保存。
5、拓展资料:
(1)米芾(别名米襄阳、米南宫等,1051年-1107年),字元章,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出生于湖北襄阳,祖籍山西,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创立了“米点山水”,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2)米芾以书法名世,以行书成就最大,也擅长篆、隶、楷、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能达到乱真程度。他曾被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是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的全才。他的存世作品主要有《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