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的作者是谁 三峡的作者介绍
《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郦道元(公元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人。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
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平东将军、青州刺史、永宁侯郦范之子。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 郦道元故居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境内。 在郦道元兄弟五人中,道元为长,承袭其父永宁侯爵位。
郦道元(约470年~527年),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地理学家、散文家。青少年时代在青州度过。北魏孝文帝太和中,官至御史。为官清刻严峻,不避权贵,后为关右大使,被雍州刺史萧宝夤暗杀。他一生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有感于《水经》简而难通,立志为《水经》作注。
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三十四卷《江水》)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作者只用不到两百字的篇幅就描写出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景色。
三峡作者简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北魏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平东将军、青州刺史、永宁侯郦范之子,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在郦道元兄弟五人中,道元为长,承袭其父永宁侯爵位,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被害于关中(今陕西临漳县)。
《三峡》的作者: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 拓展:郦道元(公元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人。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作品:《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鹿(今河北涿鹿县)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
《三峡》选自《水经注·江水注》,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郦道元(466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时期官员,青州刺史郦范的儿子。
《三峡》选自《水经注·江水注》。 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 三峡是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三峡》选自哪里作者是谁?
《三峡》选自《水经注·江水注》。 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 三峡是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郦道元(?-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之子。[1]郦道元以父荫入仕,为官之后,仕途坎坷,在朝中曾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外出历任冀州长史、青州刺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作者简介:郦道元(约公元466,469,470或472年-527年 ),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
作者简介 郦道元,字善长,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家,散文家.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范阳郡(今河北省高碑店市境内)一个官宦世家,世袭永宁侯。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卢正言《读过的中国古代散文》:“文章描绘了三峡两岸连绵不断的险峻群山,勾画了峡中四季不同的景色变化,再现了三峡山水的自然美景,显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秀丽,笔依物转,情随景迁,很有特色。” 作者简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是郦道元所写古文《三峡》吗?
作者写三峡的水?
抓住三峡四季的变化来写水。夏季水量大,流势猛;春冬季清丽;秋季则显凄清。
lì dào yuán。郦道元(466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的儿子。 郦道元以父荫入仕,袭封永宁伯。迁都洛阳后,出任尚书郎、太傅掾,升任治书侍御史。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三峡 作者郦道元, 字善长,北魏 (朝代)地理学家。麻烦采纳,谢谢!
带着许多灵气。就如北魏的郦道元,他以地理学家的目光探寻自然,又以文学家的心灵感受自然,因此他的《水经注》虽是一部地理学巨著,又同时能带给人们以艺术上的莫大享受。《三峡》正是其中最具魅力的篇章之一。它仿佛是一轴瑰奇多彩的山水画长卷,令人于赏观之际不胜惊奇,不胜喜悦!
三峡的作者是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作者介绍: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
此篇文章即是从中节选出的,是作者记录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和四季风光所作。 【作者简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
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是北朝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写,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
余秋雨,1946年8月生,浙江余姚人,我国著名美学家和作家,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在内地和台湾出版中外艺术史论专著多部,曾赴海内外许多大学和文化机构讲学。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
《三峡》写作背景:郦道元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从小喜爱游览山川河流,并搜集当地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创作《水经注》四十卷。此篇文章即是从中节选出的,是作者记录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和四季风光所作。【出处】《三峡》——南北朝: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
《三峡》的作者及简介
1、《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
2、郦道元(公元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人。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
3、郦道元年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少时博览奇书,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4、郦道元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其曾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等职,还做过冀州长史、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务。执法严峻,后被北魏朝廷任命为为关右大使。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被萧宝夤部将郭子恢在阴盘驿所杀。
《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
郦道元(公元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
郦道元年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少时博览奇书,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郦道元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其曾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等职,还做过冀州长史、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务。执法严峻,后被北魏朝廷任命为为关右大使。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被萧宝夤部将郭子恢在阴盘驿所杀。
扩展资料:
人物成就
郦道元勤奋好学,广泛阅读各种奇书,年少立志要为西汉后期桑钦编写的地理书籍《水经》作注。在编纂时他引用的历史文献和资料多达480种,其中属于地理类的就有109种及郦道元亲身考察所得到的资料,还有不少汉、魏时代的碑刻材料。
这是研究中国文明发展历史的极其宝贵的资料。且《水经注》可称为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郦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