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作用
首次出使:时间:公元前139年,武帝建元二年。目的:张骞首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与大月氏建立联盟,共同抵御匈奴的侵略。作用:尽管未能达成原定的战略目标,张骞的首次出使却对汉朝了解西域的地理、物产和风俗习惯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收集的信息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重要基础。
张骞作为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其两次出使西域。首次出行:时间: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目的: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 作用: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出使西域的时间是武帝建元三年、武帝元狩元年、武帝元狩四年。 武帝建元三年(前138),为联络西域各民族共击骚扰边疆的匈奴,应召持节出使西域。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意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目的:与西域各国进行友好政治经济交往.3.西域都护的设立:公元前60年(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
第一次: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为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出陇西,经匈奴,被俘。
张骞总共出使西域两次,具体时间如下:- 第一次出使:发生在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其目的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尽管此次出使并未达成预期的目标,但张骞对西域的地理、物产和风俗有了深刻的了解,为后来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谁出使西域
张骞什么时候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是武帝建元三年、武帝元狩元年、武帝元狩四年。武帝建元三年(前138),为联络西域各民族共击骚扰边疆的匈奴,应召持节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扣留了十余年。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汉武帝建元二年,即前139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9年,张骞奉命带领了一百多个人从陇西出发出使西域,在途中,一个已经归顺的胡人自愿担任张骞的向导和翻译。他们一路向西进入了河西走廊,但是没有想到这个地区自从月氏人往西迁移以后就已经被匈奴人所控制。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意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目的:与西域各国进行友好政治经济交往。 西域都护的设立:公元前60年(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公元前139年,张骞首次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月支国,共同对抗匈奴。他历经艰险,最终在公元前126年返回汉朝。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地是乌孙国。他的这两次出使,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是在建元三年,也就是在公元前138年时出发出使西域,第二次则是在元狩四年。
张骞出使西域一共多少年?
(前139年-公元前115年)共计24年。 首次西行 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奉命率领一百多人,从陇西(今甘肃临洮)出发。
答案如下: 公元前140年。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继承皇帝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决定对西北的匈奴采取措施 于是于建元元年。
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二次出征:时间: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目的:与西域各族加强友好往来 作用: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分两次第一次是前139年,第二次是前119年。第一次: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为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具体时间及目的如下:首次出使:- 时间: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 目的: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 - 作用:此次出使虽未达成原定目标,但张骞对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深入了解,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资料。
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是什么?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
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意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
目的:与西域各国进行友好政治经济交往.
3.西域都护的设立:公元前60年(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是武帝建元三年、武帝元狩元年、武帝元狩四年。
武帝建元三年(前138),为联络西域各民族共击骚扰边疆的匈奴,应召持节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扣留了十余年。之后,到达西域,同大宛国、康居国、大月氏、大夏等交好。回国途中又被匈奴扣留一年多,后乘乱逃出,于武帝元朔三年返汉,被封为大中大夫。
据西域得知有身毒国的情况,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再一次从西蜀犍为出发,向身毒进发。可惜这次由于种种阻挠,只到达昆明一带便失败了。
元狩四年(前119),奉命出使乌孙国,又在乌孙分遣副使到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于阗、抒弥等国,建立了广泛的外交关系。因而打通了汉朝同西域诸国的道路。
出使西域的意义
张骞一生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他的探险和出使西域,扩大了人民的视野,正式打通了汉朝与西域的通道,不仅加强了西域各族人民同汉族人民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封建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且开辟了古代东西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经甘肃、新疆、阿富汗、伊朗,一直延伸到地中海东岸,长达七千多公里,是古代历史上最长的一条国际性贸易通道。这条路成了中西人民友谊的象征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张骞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旅行家、探险家和卓越的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