浥的拼音(三点水加邑念什么)

星空下的拥抱 诗词赏析 351

浥这个字的拼音怎么读

浥这个字的拼音怎么读 浥 读音:[yì]部首:氵五笔:IKCN 释义:1.湿润:“渭城朝雨~轻尘”。2.坑洼地。

读作:yì 拼音:yì,声母是y,韵母是ì,读作第4声。释义:水,形声字,从水,邑声,本义是湿润:朝雨~尘。

“浥”,普通话读音为yì, 常用释义 1. 动〈文〉沾湿。 例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详细释义 1. 湿;湿润。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浥拼 音 yì 部 首 氵 笔 画 10 繁 体 浥 五 笔 IKCN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湿润:朝雨~尘。

读音是:yì jiāo xiāo tòu,造句,抗战时期,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爷爷从东北来到延安。 1爷爷杀死了地主赵老四,闯下弥天大祸,不得不远走他乡。

yi(第四声)1.润湿、沾湿 2.姓氏

浥是什么意思?

“浥”,普通话读音为yì,“浥”的基本含义为湿润,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引申含义为坑洼地。 “浥”,初见于秦朝小篆时代,为形声字。

“浥”字读作:[ yì ] 释义: 1.湿润:“渭城朝雨~轻尘”。 2.坑洼地。

浥 拼音:yì部首:氵,部外笔画:7,总笔画:10 ; 繁体部首:水,部外笔画:7,总笔画:11(1) (形声。从水,邑声。本义:湿润) 同本义 [damp]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 又如:浥浥(润湿的样子);浥烂(潮湿霉烂)yìㄧˋ◎ 湿润:“渭城朝雨~轻尘”。◎ 坑洼地。

朝,读音zhāo,指早晨。 朝,读音zhāo,指早晨。

三点水加邑念什么

浥 拼音:yì 解释:1. 湿润:“渭城朝雨浥轻尘”。2. 坑洼地。

“浥”字读作:[ yì ]释义:1.湿润:“渭城朝雨~轻尘”。2.坑洼地。部首:氵 结构:左右结构 笔划:10 组词如下:1.浥泪[yì lèi]:指的是被泪水沾湿。2.浥烂[yì làn]:谓潮湿霉烂。3.浥郁[yì yù]:潮湿气闷,不通风。4.香浥[xiāng yì]:指的是香气盛貌。

浥的读音:yì。基本释义:湿润:朝雨~尘。详细释义:形声。从水,邑声。本义:湿润同本义。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渭城曲》。又如:浥浥(润湿的样子);浥烂(潮湿霉烂)。康熙字典:【巳集上】【水字部】 浥。《唐韵》於及切《集韵》《韵会》乙及切《正韵》乙入切,𠀤音邑。

浥,汉语二级字,读作浥(yì),形声字。引证:《说文》湿也。翻译:浥,指湿润。引用: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翻译: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龘字怎么读,拼音

馘 [guó]

〈动〉

(形声。从耳,或声。本义:古代战争割取敌人的左耳,用以计数报功)同本义

馘,军战断耳也。春秋传曰:“以为俘馘。——《说文》

馘,获也。——《尔雅》

攸馘安安。——《诗·大雅·皇矣》

以馘馘告。——《礼记·王制》

俘二百八十人,馘百人。——《左传》

〈名〉

割下的左耳

矫矫虎臣,在泮献馘。——《诗·鲁颂·泮水》

献馘万计。——《三国志·武帝纪》

古代战争中割掉敌人的左耳计数献功。也指上述情况割下的左耳。

dào cuàn yù cū huò jiào xiāo dá bìng dá dá bìng

纛读音: dào

爨读音: cuàn

灪读音: yù

麤读音:cū

彠读音: huò

嘂读音:jiào

嚻读音:xiāo

龘读音: dá

靐读音:bìng

龖读音:dá

龖释义:

1.双龙:“~之赫,霆之砉。”

2.龙腾飞的样子。

龘释义:古同“龖”,龙腾飞的样子。

纛释义:古代军队里的 大旗。

爨释义:

1.烧火煮饭:分~。分居异~(旧时指弟兄分家过日子)。

2.灶:执~。

3.姓。

灪释义:

1.〔~䃶〕高峻,如“澎濞~䃶。”

2.〔~滃(wěng)〕大水茫茫的样子。

麤释义:同“粗”。

彠释义:

1.尺度。

2. 用秤称

扩展资料

龖出处:

1.《唐韵》徒合切《集韵》达合切,音沓。《说文》飞龙也。

2.《六书·精薀》震怖也。二龙飞,威灵盛赫,见者气夺,故讋从此省。

3.《元包经》震龖之赫霆之砉。传曰:二龙怒也。

龘出处:

1.《玉篇》音沓。龙行龘龘也。

2.康熙字典,【卷三】【言部】失气言。一曰不止也。从言,龖省声。傅毅读若慴。籒文讋不省。之涉切。

纛出处:柳营出号风生纛。——许浑《中秋夕寄大梁刘尚书》

爨出处:

1.爨,炊也。——《广雅》

2.取其进火谓之爨,取其气上谓之炊。——《说文系传》

3.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灪出处:

1.《广韵》《集韵》𠀤纡物切,音郁。灪滃,大水貌。

2.《木华·海赋》澎濞灪。《注》灪,高峻貌。

麤出处:

1.《字统》警防也。鹿之性相背而食,虑人兽之害也,故从三鹿。

2.《玉篇》不精也。《周礼·天官·内宰》比其小大,与其麤良,而赏罚之。《疏》布帛之等,缕小者则细良,缕大者则麤恶。

彠出处:

1.《广韵》忧缚切《韵会》郁缚切,𠀤音嬳。

2.《说文》本作蒦。蒦,度也。或从寻,寻亦度也。

3.《马融·长笛赋》挑截本末,规摹彠矩。

标签: 轻尘 读音 释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