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李煜的绝命词是哪首啊
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是——《虞美人》附原文如下: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
李煜的虞美人是一首绝命词。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一首词。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虞美人 [五代]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五代〕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栏 同:阑)译文: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
虞美人李煜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译文: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字重光,号钟隐,南唐最后一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皇位的巅峰跌落到阶下囚,再到被宋太祖赵匡胤毒死,他的生平经历充满了戏剧性。李煜出生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璟的永宁元年(937年),他的母亲是南唐皇后周娥皇。
《虞美人》原文和翻译
《虞美人》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翻译:这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结束啊?回首往事,我们又知道了多少。
虞美人是著名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此以为名。
虞美人》作者: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李煜原文及翻译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李煜 【朝代】五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赏析:
《虞美人》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比拟、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此词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
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李煜这种纯真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以致作者为此付出了生命。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五月之歌》)这首词就是这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