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是谁主编的?
《永乐大典》的总编纂是解缙,太子少师姚广孝和礼部尚书郑赐为监修,刑部左侍郎刘季篪为副监修,又增设正、副总裁;命礼部简派官员以及四方宿儒文学之士充纂修,开馆于文渊阁,命光禄寺给以朝暮膳。参加编纂的官员前后多达三千余人。
永乐大典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即永乐帝,1360年-1424年在位)要求编纂的。这部巨大的百科全书于1403年开始编纂,到1408年完成。
解缙。根据查询《明史》显示,解缙是《永乐大典》的总编纂,负责全书22937卷的编纂工作。在《永乐大典》的编纂过程中,解缙与姚广孝等确定了编写体例,并组织了两千多位文学学士参与编写。解缙在完成《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后,被朱棣任命为内阁首辅,并主持编修《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主持,由大学士解缙带领三千名儒臣编修的一部百科全书。朱棣虽然昏庸,可是编纂这部大典,可谓是丰功伟绩,历史上留下清名。
永乐大典是谁主编的?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
永乐大典没有全文 正统年间的时候,存放永乐大典原稿的南京文渊阁大火,使得这一批原稿付之一炬,因此世间只留下两个抄本,然而即便如此。
朱棣为什么要杀《永乐大典》主编人解缙?大明王朝276年历史里,出了三位八斗之才、才当曹斗的大儒,并称为“明代三大佳人”,没有唐伯虎,没无方孝孺,他们分别是解缙、杨慎和徐渭,其中的《永乐大典》主编人解缙被誉为“博学第一”。解缙何许人也?
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
《永乐大典》的主编及主编的简介
主编是解缙 《永乐大典》是一部类书,它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历时六年(1403- 1408年)编修完成。
解缙主编《永乐大典》,纪晓岚是《四库全书》总编篡.,两个人都对中华文化的传丞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解缙历史功绩略高些。解缙(1369一1415)字大绅,号春雨。
《永乐大典》是由解缙等文人主编。《永乐大典》编撰于大明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7亿字,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永乐大典》的编纂者是明代永乐年间的官员解缙和姚广孝等人。解缙是《永乐大典》的主编,他用了6年的时间,主持编纂了这部大型类书。最初,解缙编纂这部大典时,只用了147人,但随着编纂工作的深入,参与编辑的人数逐渐增加,最终达到了三千多人。姚广孝则是监修之一,他于永乐五年定稿并亲自作序。
永乐大典作者:解缙、姚广孝等 《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
永乐大典的主编是谁?
永乐大典》汇集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典籍,除了著名的经史子集,还有哲学、文学、历史、地理、宗教、医卜等各类著作,包罗万象,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它比著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成书年代早了300多年。
《永乐大典》内容包括诗文、戏曲、僧、道、医药、工艺等方方面面,其中,《永乐大典》还收录了许多后世已经残缺或佚失的珍贵书籍,如《薛仁贵征辽事略》、宋本《水经注》等,其所征引的材料,都是完整地抄录原文,因而许多宝贵的文献能保存其原貌,人们称《永乐大典》为“辑佚明初以前珍本秘籍的宝库”。
永乐大典的主编是解缙。
解缙,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人,解缙自幼颖悟绝人,他写的文章雅劲奇古,诗豪宕丰赡,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尤其擅长狂草。
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墨迹有《自书诗卷》《书唐人诗》《宋赵恒殿试佚事》等。
扩展资料:
解缙编纂的《永乐大典》的最大贡献在于保存了我国明初以前各种学科的大量文献资料。在这方面,清代一些学者对《永乐大典》所作辑佚工作是有一定成绩的。
乾隆年间开《四库全书》馆时,安徽学政朱筠奏请“校《永乐大典》,择其中人不常见之书辑之”,得到清高宗的批准,于乾隆三十八年设立了《四库全书》馆“校勘《永乐大典》散篇办事处”,先后参加者共三十九人。
其中有著名学者戴震、邵晋涵、周永年等。到乾隆四十六年,共辑出书籍:经部六十六种,史部四十一种,子部一百零三种,集部一百七十五种,总计三百八十五种,四千九百四十六卷。
其中重要的文献如西晋杜预的《春秋释例》、唐林宝的《元和姓纂》、北宋薛居正的《旧五代史》、南宋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宋代医学名著《苏沈良方》、《博济方》、《伤寒微旨》等都是亡佚已久的秘籍,全赖《永乐大典》才得保存下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解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永乐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