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最后一段话?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曹植的名诗《白马篇》的最后两句。曹植(192-232),字子建,安徽省亳州市人。
视死忽如归出自曹植的《白马篇》全诗: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曹植的《求自试表》有云:“昔汉武为霍去病治第,辞曰:‘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可与此诗的最后六句互相参证。 【赏析】 《白马篇》是乐府歌辞,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诗题又作《游侠篇》,大概是因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写边塞游侠的缘故。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诗经小雅车攻》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楚辞离骚》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曹植的最著名四句名言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是曹植作为建安七子中的名人,名言名作还是很多的。
白马饰金羁,边翩西北邓。
”出自《白马篇》,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前期的代表作品。此诗以曲折动人的情节描写边塞游侠儿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塑造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曹植《白马篇》全文 白马篇 龙马花骢出东方,摩肩挽背凤求凰。浴火星桥风如铁,遥遥俯仰凌清霜。行路万里赴艰险,疾风劲草不畏伤。高歌振旅志壮烈,儿女豪情世无双。挥剑击天誓苍穹,誓斩长蛇护边疆。忠心报国身殒命,英魂永存人传扬。天道苍茫谁知晓,人间正道是沧桑。壮志凌云永不消,碧血丹心写辉煌。
回白马饰金羁, 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 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 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 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 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 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 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 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 左顾陵鲜卑。
曹植抒发报国之志的诗句是《白马篇》里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的全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白马篇[1]曹植[2]白马饰金羁[3]连翩西北驰[4]。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5]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6]。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7]。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8]。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9]。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10]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11]。
骑在奔驰的马上射箭是什么古诗?
《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 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 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 楛矢何参差。
——曹植《七哀》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曹植《吁嗟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曹植《白马篇》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出自:东汉 曹植《白马篇》原文选段: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释义: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白马篇 曹植 〔两汉〕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关于曹植《白马篇》的译文,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文学研究资料或者在图书馆、书店等地寻找不同版本的译本进行对比,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和欣赏。
曹植为什么要写白马篇?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的熏陶,培养了曹植"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理想,铸成了他心中的既有爱国之德又有爱国之才的英雄形象。金代作家元好问说过,真实的诗篇应该是诗人的"心画心声"。可以说,《白马篇》就是曹植的"心画心声",寄托了诗人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憧憬。
《赠白马王彪》 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 鸱枭鸣衡扼,豺狼当路衢。 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 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 《薤露》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
带有成语的诗句 1).曹植《白马篇》捐躲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视死如归 2).陶渊明《移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奇文共赏 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 4).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赠白马王彪诗 黄初四年正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
《白马篇》。 原文如下 《白马篇》 作者:曹植【魏晋】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曹植白马篇
曹植白马篇是《七步诗》中的一篇,这篇诗歌是曹植写给他的妻子卞夫人的一首赞美白马的诗。这篇诗歌不仅赞美了白马的美丽和高贵,更寄托了作者对爱情的深深思念和眷恋。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来了解曹植白马篇,以及如何通过这篇诗歌来表达我们对爱情的思念和眷恋。
语出曹操之子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可译作: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意思是为国献身,去血洒疆场,赢得胜利与自由的荣光!曹植《白马篇》原文及译文 原文:白马饰金羁, 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 扬声沙漠垂。
白马西驰,甲光乍现金羁。谁家男儿,热血肝胆仗义。垂髫离乡,英名远扬边地。良器相随,日夜勤心操练。弓如满月,百发不失毫厘。镞没飞猱,霹雳惊碎马蹄。灵敏如猿,勇猛更胜豹螭。狼烟又起,胡马南踏青绿。烽火燃急,飞身马跃高堤。直捣敌巢,扫鲜卑驱虏骑。刀光剑影,岂忧生死难记。
诗中讲述一位少年侠士舍生忘死、勇猛善战的故事:“有位少年侠士骑着戴有金色笼头的白马,那马翻飞般的向西北奔去。要问那是谁家的儿郎,说是幽州并州一带的的少年游侠。他从小就离开了家乡,扬名在与沙漠相连接的边塞。每天都要跨着良弓,背着很多苦木制成的箭矢。
曹植抒发报国之志的诗句
曹植抒发报国之志的诗句是《白马篇》里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白马篇》的全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也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诗品》的作者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