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是什么歌?原唱是谁?
《送别》作词:李叔同作曲:JohnPondOrdway演唱:朴树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
“长亭外,古道边”出自歌曲《送别》,原唱是李叔同。创作背景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John Pond Ordway(1824-1880)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
朴树《送别》催泪现场。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朴树,本名濮树,1973年11月8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籍贯北京市,中国内地男歌手、音乐制作人、影视演员。
不是的,《送别》的原唱是约翰·P·奥德威。 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
《长亭外古道边》是歌曲《送别》,原唱是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出自歌曲《送别》,原唱是李叔同。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唱:李叔同 词:李叔同 曲:约翰·p·奥德威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情千缕, 酒一杯 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长亭外古道边原唱
该歌词的歌曲原唱是龙珣。根据网易云音乐平台可知,“长亭外古道边”是歌曲《送别》的歌词中的一句,原唱是龙珣。《送别》是由李叔同于1915年填词的歌曲,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
“长亭外古道边”出自歌曲《送别》。《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JohnPondOrdway(1824-1880)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
歌曲《送别》原唱是龙珣,歌词如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歌名:《送别》外文名:Songbie 所属专辑:百年经典1:秋水伊人 歌曲原唱:龙珣 填词:李叔同 歌曲歌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情千缕,酒一杯。
歌名:送别,歌手:朴树 所属专辑:送别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情千缕, 酒一杯 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长亭外古道边儿歌原唱?
送别 原唱:朴树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情千缕 酒一杯 声声离笛催 问君。
歌曲:长亭外古道边 唱:李叔同 词:李叔同 曲:约翰·p·奥德威 歌词: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虽然李叔同词曲兼擅。
“长亭外古道边”这句歌词出自《送别》这首歌,歌曲原唱是李叔同。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而《送别》这首歌是他1915年填词的歌曲,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
“长亭外古道边”歌曲原唱是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来自歌曲《送别》。《送别》是由李叔同于1915年填词的歌曲,曲调取自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1936年,百代公司发行了北师附小学生龙珣独唱的灌录唱片。该版本后被中国唱片2004年出版的专辑《百年经典1:秋水伊人》收录。
古诗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名字和全诗?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出自近代李叔同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长亭外,古道边。
出自歌曲《送别》 歌词: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情千缕 酒一杯 声声离笛。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
长亭晚古道边出自《送别》这首歌 歌曲歌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情千缕酒一。
作者:李叔同 《送别》 原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填词:李叔同 编曲:约翰·p·奥德威 演唱:韩红 歌词: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 来时莫徘徊。
长亭外,古道边是那首歌曲
长亭外古道边是李叔同写的歌,名字叫《送别》,全歌如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作者介绍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出自歌曲《送别》,原唱是李叔同。
创作背景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John Pond Ordway(1824-1880)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
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该歌曲的歌词有以下多个版本
1、李叔同版
送别(广泛版本)
词: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2、林海音版
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在其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中两次提到《送别》这首歌。她记录的《送别》歌词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3、陈哲甫版
可能是因为《送别》比较短小,所以在其流行后有人续填歌词。而有的续词随原词一起传播,时间一长,被人误当作李叔同《送别》的第二段。最著名者当属陈哲甫续词。
全词为: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孤云一片雁声酸,日暮塞烟寒。
伯劳东,飞燕西,与君长别离。
把袂牵衣泪如雨,此情谁与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4、陈绮贞版
《送别》还有这样一个版本: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韶光逝,留无计,今日却分袂。
骊歌一曲送别离,相顾却依依。
聚虽好,别离悲,世事堪玩味。
来日后会相予期,去去莫迟疑。
5、《城南旧事》版
电影《城南旧事》对《送别》的使用,并没有被林海音版所限。它实际是把李叔同版和林海音版合二为一,但又有个别差异。两段歌词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6、朴树版
电影《厨子戏子痞子》片尾曲
长亭外 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今千里 酒一杯 声声喋喋催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