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言文诗句
经典古文诗句 01.宁静可以致远,淡泊可以明志 ——诸葛亮0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0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0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05.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孟子06.平静如水,正直如绳。
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代悲白头翁/白头吟 [唐]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一年级上册 (1)咏鹅/骆宾王 (2)江南/汉乐府 (3)画/王维 (4)悯农(其二)/李绅 (5)古朗月行(节选)/李白 (6)风/李峤 一年级下册 (1)春晓/孟浩然... (9)凉州词/王。
高一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有哪些李白《行路难》两小儿辩日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简单的古诗文言文
简短古诗词15首 《山中杂诗》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初中必背文言文古诗有:《论语》十则 (七上)桃花源记陶渊明(八上)陋室铭刘禹锡(八上)爱莲说周敦颐(八上)三峡郦道元(八上)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八上)马说韩愈(八下)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八下)小石潭记柳宗元(八下)1岳阳楼记范仲淹(八下)1 醉翁亭记欧阳修(八。
【小学六年级上-新】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翻译:杨花飘散,子规声声哀鸣,听说你王昌龄被贬龙标路远。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它随着风一直陪伴你到夜郎西。《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古诗文言文如下: 《爱莲说》宋.周敦颐 占位山不在①高,有仙则名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③。斯是陋室④,惟吾德馨⑤。
诗 经《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2.诗 经《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木兰诗》 《观沧海》 《次北固上下》《钱塘湖春行》 《天净沙·秋思》 《望岳》《春望》 《石壕吏》 《归田园居》(其三)1《使至塞上》 1《渡荆门送别》 1《登岳阳楼》(其一)1《游山西村》 1《酬乐天扬州初。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初中必背文言文古诗有:
1、《论语》十则 (七上)
2、桃花源记陶渊明(八上)
3、陋室铭刘禹锡(八上)
4、爱莲说周敦颐(八上)
5、三峡郦道元(八上)
6、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八上)
7、马说韩愈(八下)
8、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八下)
9、小石潭记柳宗元(八下)
10、岳阳楼记范仲淹(八下)
11、 醉翁亭记欧阳修(八下)
12、出师表诸葛亮 (九上)
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九下)
14、鱼我所欲也孟子 (九下)曹刿论战《左传》(九下)
1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九下)
16、曹刿论战《左传》(九下)
学好文言文的方法:
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还是)还也”。
又如“焉”,在句首,如“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里;在句中,如“杀鸡焉用牛刀”,何必;在句末,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相当于“之”。
尤其需注意,在句末动词后,有时是兼词“于此”,如“风雨兴焉”;在句末形容词后,为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如“盘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