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球的资料
月球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彻底的天体。人类至今第二个亲身到过的天体就是月球。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月球与地球一样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自然卫星,也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距离约为384,400公里。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需要27.32天。
月球是太阳系中体积第五大的卫星。 其平均半径约为1737.10千米,相当于地球半径的0.273倍。
月球,天体名称,人类肉眼所见称为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月球的资料 (简短一点)月球详细的资料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月球的年龄大约也是46亿年,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关系密切。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 60-65公里。
七大行星和月球资料?
七大行星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水星:最接近太阳的行星。表面像月球,有许多坑洞。
关于月亮的包括以下内容:1. 基本信息:月亮是地球的唯一一颗卫星,直径约为3474公里,质量约为地球的1/81,距离地球约38.4万公里,绕地球公转一周约需27.3天。2. 表面特征:月球表面分为高地和低地两部分,高地由众多的平原和陨石坑构成,低地则由较平坦的月海和月溪构成。
月球是地球唯一一颗天然卫星:轨道半径: 距地球384,400千米 行星直径: 3476千米 质量: 7.35e22千克 古罗马人称之为Luna,古希腊人称之为Selene或阿尔特弥斯(月亮与狩猎的女神),另外在其他神话中它还有许多名字。理所当然,月球早在史前就已被人所知道。它是空中仅次于太阳的第二亮物体。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是夜空中最明显的天体之一。以下是有关月球的各种资料。1. 月球的大小和距离 月球的直径约为3474千米,比地球的直径小了1/4。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千米,因此看起来大小和地球相等。2. 月球的历史 大约45亿年前,月球的形成可能与地球一起形成。
月球的简介资料?
去省级图书馆学习一下。 去省级图书馆学习一下。
月球的基本资料 月球概述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运动,对地球夜间照明起到重要作用。月球表面有着独特的地形地貌,包括月海、山脉、平原等。月球对许多文化都有深远的影响,与神话、传说以及天文研究紧密相连。月球的物理特征 1. 直径:月球的直径约为3474公里。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自然卫星,是宇宙中研究最为深入、观测最为频繁的天体之一。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对地球具有重要影响。它的直径约为地球的四分之一,拥有天然卫星中最大的面积。月球表面的引力略低于地球。由于缺少大气层的保护,月球表面经历了数亿年的陨石撞击,形成了众多的陨石坑和月球山脉。月球还存在明暗分明的月海和月陆。月球表面还分布着数十亿年以来积累的尘埃。
关于月球资料
月球,天体名称,人类肉眼所见称为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是地球已知的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2019年5月1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由该台研究员李春来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嫦娥四号探测数据,证明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深部物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布了这一重大发现。
扩展资料
月球诞生:月球的起源莫衷一是。对月球的起源,历史上大致有三大派。而后期则在各种说法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研究结果而新形成了“大碰撞说”。
1、分裂说
这是最早解释月球起源的一种假设。早在1898年,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儿子乔治·达尔文就在《太阳系中的潮汐和类似效应》一文中指出,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而遗留在地球上的大坑,就是太平洋。
这一观点很快就受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认为,以地球的自转速度是无法将那样大的一块东西抛出去的。再说,如果月球是地球抛出去的,那么二者的物质成分就应该是一致的。可是通过对“阿波罗12号”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样本进行化验分析,发现二者相差非常远。
月球表面岩石的年龄极其古老,全月球表面岩石的年龄介于30--42亿年之间,地球表面最古老的岩石年龄,只限于个别地区出露的38亿年的古老变质岩,而太平洋洋底岩石的年龄极其年轻,完全与“分裂说”的理论相违背。
2、俘获说
这种假设认为,月球本来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月球大小的小行星,有一次,因为运行到地球附近,被地球的引力所俘获,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地球。
还有一种接近俘获说的观点认为,地球不断把进入自己轨道的物质吸积到一起,久而久之,吸积的东西越来越多,最终形成了月球。但也有人指出,像月球这样大的星球,地球恐怕没有那么大的力量能将它俘获。
3、同源说
这一假设认为,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阳系中弥漫的星云物质,几乎在同一个太阳星云的区域经过旋转和吸积,同时形成大小不同的天体。在吸积过程中,地球比月球相应要快一点,成为“哥哥”。这一假设也受到了客观事实的挑战。
通过对“阿波罗”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样本进行化验分析,地球和月球的平均化学成分差别很大,人们发现月球的岩石也要比地球的岩石古老得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最新估测:月球拥有45.1亿年漫长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