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屈原的古诗
《端午》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作者这首绝句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奠,但是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轻而易举地洗刷干净的。《离骚》陆龟蒙。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
《寄朱锡珪》【唐】贾岛 远泊与谁同,来从古木中。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梦泽吞楚大,闽山厄海丛。此时樯底水,涛起屈原通。《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屈原塔》【宋】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屈原最著名的诗是《离骚》。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一心为祖国富强而努力,但由于楚王不采纳他的建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九章·橘颂》译:独立于世,保持清醒;横立水中,不随波逐流。远离世俗独来独往,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比喻高洁的节操。入不言兮出不辞, 乘回风兮载云旗。
关于屈原的诗?
端午三首 宋 · 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宋 苏轼《屈原塔》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 苏轼《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下阕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西安最有名的三首古诗是离骚,九歌国殇,天问。 离骚, 驷玉虬以椉鹥兮,溘埃风余上征。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纪念屈原的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出自:唐代文秀的《端午》。译文:端午节日从何而来,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可笑汩罗空自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唐 李白: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唐 杜甫:窃攀屈宋宜方驾。宋 邵博:《楚辞》文章,屈原一人耳。宋 苏轼:吾文终其身企幕而不能及万一者,推屈子一人耳。
有《离骚》、《天问》,《远游》,《渔父》、《卜居》,各一篇。
屈原的诗句有哪些?
2醉问屈原子 —— 宋代 方岳 《水调歌头(寿吴尚书)》2暂学屈原醒 —— 宋代 罗志仁 《木兰花慢》2屈原作离骚 —— 宋代 梅尧臣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2昔经屈原坂 —— 宋代 高斯得 《次韵刘友鹤端午三首》2丹青吊屈原 —— 宋代 晃冲之 《与秦。
《九歌·大司命》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
苏轼的《屈原塔》描绘了屈原的悲剧命运和楚人对他的追念。他精魂不灭,遗风流传,成为竞渡的习俗。诗人感慨屈原的壮烈和对忠节的坚守。2. 李纲的《五哀诗·楚三闾大夫屈原》表达了对屈原忠诚却遭难的哀悼。诗中提到屈原的《离骚》风雅,其忠心耿耿,但世人未能理解。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唐 · 文秀 2.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屈原塔》宋 · 苏轼 3.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屈原塔》宋 · 苏轼 4.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行路难·其三》唐 · 李白 《离骚》陆龟蒙 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
有关屈原的诗:端午 作者: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和端午 作者: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已酉端午 作者: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屈原写过多少诗?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
说起关于屈原的诗其中最出名的当属《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九歌·云中君 先秦:屈原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离骚》这首诗与屈原所留下的千古名作同名,但此诗的作者名叫陆龟蒙。这首诗的大意是,屈原曾经写下了《天问》和招魂,想要给皇帝看见,用尽了各种方法都没能见到皇帝。屈原怎么可能知道他那传诵千古的文章,其实却抵不过小人在皇帝面前诋毁的几句话语。
屈原正是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即使是死也要保持自己的气节与节操。诗词赏析 这首诗可分三段,前八句写端午节投粽子、赛龙舟习俗与屈原的关系,次八句推测屈原塔的来历,末八句赞美屈原不苟求富贵而追求理想的节操。第一段“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赞颂屈原的诗有哪些?
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空。“评价屈原其人”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他指出,称屈原和《离骚》可“与日月争光”云云,“斯论似过其真”。班固的人生观是“全命避害,不受世患”。他以为屈原应像《诗·大雅》所谓的“‘即明且哲,以保其身’斯为贵矣!
屈原有关诗词是《春秋战国门屈原》。 《春秋战国门屈原》 作者:周昙 年代:唐 满朝皆醉不容醒,众浊如何拟独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谁知浸润误深诚。
渔父·屈原既放 先秦 屈原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 何故至於斯!
最佳答案 (一)九歌·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屈原的诗有哪些?
1、《天问》
《天问》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此诗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语言别具一格,句式以四言为主,不用语尾助词,四句一节,每节一韵,节奏音韵自然协调。
全诗通篇是对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内容奇绝,显示出作者沉潜多思、思想活跃、想象丰富的个性,表现出超卓非凡的学识和惊人的艺术才华,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2、《离骚》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
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
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九歌·云中君》
《九歌·云中君》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诗,是《九歌》中的一篇。此诗对云的飘忽回环的形象进行生动的描写,细腻地描绘了云朵在广阔的天宇中的各种形态,又把这种形态转换成拟人的云神的形象。
并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云神的特征,表现出人对云神的乞盼思念与神对人礼敬的报答。全诗把天上的云彩与想象中的云神融合而一,写得鲜明生动,又神奇变幻,状物精妙,情感深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