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教案(五年级第六课lunched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教案的诗意是什)

待我长发及腰 诗词赏析 12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篇一: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认识2个生字 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

谁有暮江吟的微型教案 暮江吟的微型教案 19 古诗三首《暮江吟》 福建省石狮祥芝中心小学 邱跃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通过小练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目标 学会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能说说诗的意思。能背诵全诗,默写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登鹳雀楼》(2)指名说说意思 (3)齐背全诗 教学新课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2)学习生字 (3)理解题意 暮:指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认识白菜、胡萝卜、西红柿、芹菜等各种蔬菜。 了解吃蔬菜对身体的好处。 活动准备: 学具准备:白菜 、胡萝卜、西红柿、芹菜等实物若干、蔬菜宝宝图片数量与幼儿相等,幼儿人手一套碗和筷子。

五年级第六课lunch ed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教案的诗意是什么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品味古诗《暮江吟》。 再读古诗,你知道了什么? 解释:残阳---夕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瑟瑟---形容江水的碧绿。铺---铺展。形容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可怜---可爱。似---好像。真珠---珍珠。 学生谈谈对诗句的理解,师适当点拨。 品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暮江吟》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后两句写新月东升的夜景。《鸟鸣涧》描写诗人看到的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静谧意境。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暮江吟》,掌握生字。2. 能力目标:通过朗读,感受自然和语言之美,背诵默写全诗。3. 情感目标: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教学重点 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教学难点 理解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系。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复习古诗,预习课文,了解诗人。教师准备:课件,诗签。

《暮江吟》教学设计 《暮江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学会“吟”“瑟”两个生字。 、 2. 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

理解题意。 (1)题目“暮江吟”你是怎样理解的? (2)从题目看出这首诗是写景还是叙事?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 2.学生读诗自学,初步弄清古诗的含义,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大胆想象,用彩笔绘画一幅《暮江吟》的图画。

“鸟鸣涧”是一个地名,为云溪风景之一。唐代诗人王维是如何描写鸟鸣涧的呢?学习了这首诗,你会有更多的了解。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刚才采用怎样的方法学习《暮江吟》的?(板书:读通——读懂——想象——背诵)我们一起总结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最美的心灵 记一个心灵美的人 在我的童年里,我见过了各种各样的人,现在我向你介绍一个我见倒过的心灵美的人。 记得有一次,我到街上去玩,走着走着。突然,我看见有一群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暮江吟》诗意:一道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水的半边为青绿色,半边泛出红色。九月初三这个夜晚真是令人喜爱、陶醉,露水像圆润的珍珠,月亮像一张弯弓。赏析:《暮江吟》是一首写景佳作,描写的是秋季从傍晚到夜半这段时间的景色,全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美景 的思想感情。

慈母手中线, 3 6 1 5 6 2 4| 3 ———| 游子 身上衣,教案《古诗词吟唱教案:《游子吟》》。 2.3 5 3 5 | 2 3 2 1 — | 临行密密缝, 6.1 2 3 2 1 6 1 | 5 ———|意恐迟迟归。

《落日的幻觉》教案集贤里中学 刘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积累“绮丽、殷红、气息奄奄”等词语。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提炼信息语句。

《暮江吟》教学设计

   一、板书并解释诗题

  解题是学习这首诗的一把钥匙。板书诗题后,提问:“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这儿各交待了什么?“吟”当吟唱讲。从题目中我们就知道诗人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通过解题使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为学诗奠定基础。

   二、运用配乐朗诵方法范读全诗

  先放一段古笙乐曲,再配乐朗诵全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三、运用工具书自学古诗

  预习,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出示写明自学要求的小黑板,让学生按要求自学《暮江吟》。

  1.默读《暮江吟》。

  2.把不懂的字词划出来,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暮江吟》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景色是什么样的?

   四、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根据诗句中一些难于掌握的关键字、词,设计一些问题:“残”是什么意思?残阳的形状和颜色是怎么样的?“铺”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联系诗句判断“瑟瑟”和“可怜”两个词在词典中应取哪种解释?诗人描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夜幕降临了,诗人看到的夜景是什么样子?要求学生了解诗人是怎样抓住景物的色与形进行描述的。

  2.师生依诗作画,加深学生对诗中所写景物的方位和诗意的理解。依诗作画,既能检查学生对诗意理解的情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把美育和语文课结合在一起了。

  3.指导学生表情朗读,体会诗的感情色彩。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是理解诗意的关键。读的`方式有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等,并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如“一道残阳铺水中”,要求学生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读出惊叹的感情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的情感。

  4.运用根据诗意自制的彩色幻灯的投影,来加深学生对诗的美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五、总结概括诗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1.《暮江吟》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暮江吟》描绘了深秋从傍晚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诗人描写景物的着重点相同吗?

   六、课堂巩固练习

  让学生根据诗的意思和彩色图片,将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短文。这比老师在黑板上抄一句诗意,学生再写一句要强,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进行了写作训练。

标签: 古诗 学生 暮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