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十大花鸟画?
《山鹧棘雀图》轴是黄居寀唯一的传世真迹。此图绢本设色,纵9横53.6厘米。画幅近处上立着一只尾长体大的山鹧正俯身饮水,情态十分自然。
红腹锦锦鸡,学名chrysotophuspictus,又名金鸡,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红腹锦鸡的美艳是所有见过它的人,却无不为之赞叹大自然的神奇。
体 的视...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 质材料,(如颜色、 纸张、画布、 泥土、石头、 木料、金属等) 塑造可视的平面或 立体 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
南宋画家。字子因,号彝斋居士,浙江海盐人,宋宗室,太祖十一世孙。家境清寒,理宗宝庆二年中进士,。擅画梅、竹、兰、石,尤精白描水仙,清秀雅淡,善书法,亦工诗文。诗文有《彝斋文编》。
整幅画色彩艳丽,典雅高贵,设色浓丽,晕染细腻,传达出皇家雍容富贵的气派。
《芙蓉锦鸡图》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内容?
一枝芙蓉从左侧伸出,长枝冉冉,花朵娇艳,花枝上栖一錦鸡,体态优美,羽色鲜丽,花枝因受重而微微弯垂。右上角两只彩蝶正追逐嬉戏,翩翩起舞。
△ 《竹禽图》 △ 《听琴图》 △ 《祥龙石图卷》 △《芙蓉锦鸡图》 △ 《五色鹦鹉图》 △ 《红蓼白鹅》 △ 《梅花绣眼图》 然而他拿的出手的作品也不止这些。
《芙蓉锦鸡图》是宋徽宗赵佶所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我国经典传世名画之一。此画作曾是宋以后历代皇帝珍爱的藏品,画上的收藏印有“万历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显示该画的巨大价值。
赵佶(1082——1135) ,即宋徽宗,神宗十一子,哲宗弟。 赵佶是个书画家,他的正书称为“瘦金体”。 赵佶在政治上极端昏庸,艺术造诣上却颇为不凡。
芙蓉锦鸡图作者:赵佶 赵佶是一位艺术家皇帝,他终日潜心迷恋于书法和绘画,无心坐在龙椅上处理庞大的大宋政事,他先是启用高俅,封他为殿帅府太尉。
著作散佚,仅存画迹《芙蓉锦鸡》等。有词集《宋徽词》传世。赵佶,1082年至1135年在位,期间政治腐败,生活奢侈,国库空虚,内忧外患。1125年金兵南下,他传位给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1127年被金兵俘虏,沦为亡国之君。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北宋崇宁时代距今多少年?
崇宁(公元1102年一一公元1106年丿是北宋徽宗赵佶使用的第二个年号。徽宗赵佶是北宋第8位阜帝,公元1100年一一1126年在位。
谢稚柳还根据《南宋馆阁续录》把《芙蓉锦鸡图》和《腊梅山禽图》定为御题画,“是‘三舍’学生的创作,或是每月考试的作品,被赵佶入选了,才在画上为之题字”。谢稚柳论证考鉴,比前人似更接近事实的真相。赵佶各种风格的花鸟画迹中虽有赝迹,但他在花鸟画领域中的创造性成就却是不容否定的。
《四禽图》现藏于台湾林百里处。此图有四段水墨小写意画组成,杏花山雀,棠上蜡嘴,雀噪寒梅,竹枝山鹊。作者将杏花、海棠、寒梅、翠竹等四样的折枝花,配以山雀,蜡嘴,寒雀,山鹊四禽组成了此《四禽图》卷。四段画笔法简拙,但形态多很活泼生动。
是真迹。1. 据专家考证,山西晋商博物馆所藏的芙蓉锦鸡图经过鉴定确认为真迹,具备艺术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技法。
2016年3月中国科学家从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的御题画《芙蓉锦鸡图》中找到距今约900年的鸟类杂交的最早记录,证实了该画中的锦鸡是一个杂交个体,该项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鸟类学期刊《鹮》上。
北宋徽宗赵佶绘,纵81.5cm,横53.6cm。绢本设色立轴,双勾重彩工笔花鸟画。《芙蓉锦鸡图》,绢本设色,纵81.5厘米,横53.6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全图设色艳丽,绘芙蓉及菊花,芙蓉枝头微微下垂,枝上立一五彩锦鸡,扭首顾望花丛上的双蝶,比较生动地描写了锦鸡的动态。
宋徽宗《芙蓉锦鸡图》的目的是什么?
北宋赵佶的《芙蓉锦鸡图轴》中只提诗,并未对诗书写题目。诗的内容是: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鷖。画内藏印有“万历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画中还有签名画押,据说是天下一人四字拼合而成。
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鷖的释义:此画以花蝶、锦鸡构成画面,画中两只芙蓉花娴静的半开着,一只锦鸡蓦然飞临芙蓉的枝头,压弯了枝头,打破了宁静,枝头还在颤动,而锦鸡却浑然不顾,已回首翘望右上角那对翩翩起舞的彩蝶,跃跃欲试。
扩展资料:
《芙蓉锦鸡图》绘有芙蓉、锦鸡、蝴蝶、菊花,画中一枝芙蓉从左侧伸出,花枝上栖一只锦鸡,右上角两只彩蝶追逐嬉戏,左下角一丛秋菊迎风而舞。整幅画层次分明,疏密相间,充满秋色中盎然的生机,表现出平和愉悦的境界。
《芙蓉锦鸡图》作为历史上少有的帝王绘画,因其写实绘画的高超水平成为了历代君王必争的收藏珍品,这一点从“万历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印章可以看出。现在,此图是中国国家级文物,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芙蓉锦鸡图
目的即借鸡的五种自然天性宣扬人的五种道德品性。比如一,鸡身上的花纹表示有文化。二,雄鸡的模样很英武。三,雄鸡打架很勇猛。四,母鸡护小鸡很仁慈。五,雄鸡报晓很守时,表示守信用。这些都是他对大臣的要求。画家的表现手法十分生动,一只锦鸡纵身上攀,压弯了芙蓉枝,表现出了锦鸡的重量感。
《芙蓉锦鸡图》是宋徽宗赵佶所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我国经典传世名画之一。此画作曾是宋以后历代皇帝珍爱的藏品,画上的收藏印有“万历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显示该画的巨大价值。
《芙蓉锦鸡图》纵81.5厘米,横53.6厘米,为一幅绢本立轴,双勾重彩的工笔花鸟画。在画中,一只色彩绚丽的锦鸡落在芙蓉枝上,回首出神地仰望着右上角一对翩翩飞舞的蝴蝶,显出一种跃跃欲试的神态。芙蓉的一枝,由于锦鸡的落下而微微地弯曲了,似乎给人一种颤动的感觉,更显出花枝的柔美。
这幅画,通过刹那间的动态,把花、鸟、蝶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富有生活情趣的意境。设色富丽而典雅,整个画面,充满了秋色中一派盎然的生机。而且,本幅画的右上方宋徽宗赵佶以瘦金体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右下书款“宣和殿御制并书”,并书草押书“天下一人”。
宋徽宗的书法笔画细瘦而遒劲,被特称为“瘦金书”,他的花鸟画技法,又被称为“工笔院体画”,他的诗、书、画,在一张作品中显得非常和谐,独具风格,在绘画史上有“三绝”之誉。《芙蓉锦鸡图》是赵佶的代表作之一。
花鸟画包括花卉、瓜果等植物和昆虫、鸟类、鱼类、走兽等动物题材。西洋画中画花卉、鸟雀的绘画称之为静物画,画家以写实的方法对着景物写生,甚至画僵死的猎物。与此相对应的中国绘画中的花鸟画,完全是凭借记忆默画花卉和动物,也称之为写生。与西方绘画的写生概念不同的是,中国绘画的写生是表现自然物象的生命活力。此外,中国花鸟画家借画花鸟表达了许多寓意,如画家往往以动植物的自然属性比喻人的社会属性。高大的松树不畏风寒,画家将它喻为英雄,而矮小的荆棘多刺,画家将之喻为小人,竹子、梅花、菊花都较耐寒,故将它们比作君子。有的花鸟画表达了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也有的花鸟画是表达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怀。
中国古代皇帝比较喜欢画花鸟画。宋徽宗赵佶画《芙蓉锦鸡图轴》,目的即借鸡的五种自然天性宣扬人的五种道德品性。比如一,鸡身上的花纹表示有文化。二,雄鸡的模样很英武。三,雄鸡打架很勇猛。四,母鸡护小鸡很仁慈。五,雄鸡报晓很守时,表示守信用。这些都是他对大臣的要求。画家的表现手法十分生动,一只锦鸡纵身上攀,压弯了芙蓉枝,表现出了锦鸡的重量感。
明代宣德皇帝朱瞻基的三鼠图轴是很有意趣的写意画,看到图中机敏可爱的老鼠,使人忘记了鼠类可憎可怖的一面。朱瞻基最早将老鼠作为美好的艺术形象来描绘,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老鼠之美感的艺术家。由于老鼠一胎多子,苦瓜等果实里面也有很多种子,因此将它们作为繁育能力最强的动物和植物。宣德二年(1427年),盼望生子多年的朱瞻基终于得了第一个儿子朱祁镇,即后来的明代正统皇帝。朱瞻基画此图正是为了记录他得子的最幸福的一年。
明末画家徐渭没有帝王那样的心态,更没有优裕的生活条件,他一生非常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没有一次成功。徐渭怀才不遇,发出了癫狂般的感慨和愤怒,他画墨葡萄轴,正是比喻自己像野葡萄一样被抛在野藤里。人们说,这张画的墨点就如同徐渭辛酸的泪珠。比较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画家,他们的花鸟画透露着不同的情感,这就是中国古代绘画内在的不同的精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