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什么意境?
有些人相见的时候彼此会很难过,因为他们已无法再走到一起,心中有情,定会生出许多伤感的情怀。
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情。诗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表达了重逢之不易和离别时的不舍,同时借暮春凋零的景象,增添了深深的感伤。
《相见时难别亦难》是李商隐大约十五六岁时在玉阳山学道所创,是一首以女性的口吻抒写恋情。
主题:全诗以句中的“别”字为通篇文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闷苦,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深切思念。诗中融入了诗人切身的人生感受。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出自唐李商隐《无题》意思是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相见时难别亦难" 什么意思
这首七律《无题》以"相见时难别亦难"开头,深情描绘了爱情的复杂与苦涩。它揭示了恋人之间难以言表的相思之痛和离别之苦。首句中的两个"难"字,寓意深远,一是强调了他们相爱过程中的艰辛与追求,二是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和分离后情感的煎熬,凸显了他们爱情生活的艰难与辛酸。
思想感情:全诗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闷苦,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深切思念。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难时别亦难",这句诗深刻描绘了人们在相逢不易与离别之际的复杂情感。它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名篇《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恋人之间见面的难得与分别时的难舍难分,尤其是在春光凋东风无力的季节,情感更为浓郁。
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什么
表达了一种极度相思和深沉的情感。“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话的意思是:见面很难,要离别更难,心中的相思之情还是难以割舍。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之情,对相聚的渴望和无法相聚的痛苦。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在情感上的极度矛盾和无助,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悲凉和无奈。
李商隐的这首《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为我们展现出了诗人一段痛苦而又执着的感情。突出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相思之苦。
现代人沿用古诗词,往往扩大外延,并不限于古诗中原有的意境和含义。举例说明: 1.悔教夫婿觅封侯。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表达的是对离别之情的深深感慨。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句富有情感色彩的语句,描述的是相见和离别时的情境和心境。其中的“相见时难”,通常表示两人或多人相聚不易,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长时间无法见面。
意思是: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
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决分氢难别亦难》以其深微的爱情抒情艺术,成为晚唐诗坛的瑰宝。这首诗以“无题”为名,多描写难以言说的爱情,且其风格特点在于清词丽句中寄寓深情,意蕴幽隐,富有婉曲之美。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难以割舍的离别之痛,通过重复使用“难”字,情感显得缠绵而深沉。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是什么意思?
"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生动表达了两人重逢不易、分离时心生不舍的复杂情绪。诗中所描绘的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凋零,增添了离别时的凄凉氛围。春蚕吐丝至死,蜡炬成灰,是诗人对爱情执着的象征,而晓镜中云鬓的改变和夜晚月光下的吟唱,又揭示了主人公对对方无尽的牵挂和深深的思念。
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 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体现了爱情的坚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已成千古传诵的名句。【原文】:《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表达的是对离别之情的深深感慨。详细解释如下:相见时难:这句话表达了两个人见面的困难程度。由于各种原因,如时间、空间、人际关系的变迁等,使得原本能够相见变得十分困难。这其中可能包含了人们对于无常变化的无奈和对相遇时刻的珍视。
“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表达了相见与分别的艰难。其中,“相见时难”指的是两人相识后相见的机会很少,难以重逢;“别亦难”则是指分别时的痛苦和不舍。这句诗通过强调相见与分别的艰难,展现了相思之苦和感情的纠葛。它暗示着爱情中充满了曲折与艰辛,而相思则是一种绵长的、难以承受的痛苦。
相见难别亦难,是一首旋律优美、歌词深情的歌曲。它讲述了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相聚与离别,以及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离别之痛。
这篇文章通过李商隐的诗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表达了深切的情感。诗人揭示了人们在重逢与离别之际所体验的复杂心理,尤其是那种相见不易、别离难分的无奈与感伤。"东风无力百花残"象征着春天即将逝去,万物凋零,这一景象无疑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氛围。
李商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东风句:指相别时为幕春时节。 2、丝:与思谐音。 3、应觉:也是设想之词。 4、月光寒:指夜渐深。 5、蓬莱:蓬莱山,指仙境。
译文: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 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 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 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 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赏析:
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绛腊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
李商隐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作者: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注释: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译文:
昨夜星光灿烂, 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 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 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 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 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 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 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赏析:
所谓无题诗,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属于寓言,有人认为都是赋本事的。就李商隐的无题诗来看,似乎都是属于写艳情的,实有所指,只是不便说出而已。
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先写筵会时地;接着写形体相隔,人情相通;再写相遇的情意绵绵;最后写别后离恨。艳丽而不猥亵,情真而不痴癫。
李商隐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作者: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注释:
1、半笼:半映。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2、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长恨歌》:悲翠衾寒谁与共。 3、麝:本动物名,即香獐,其体内的分泌物可作香料。这里即指香气。 4、度:透过。 5、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 6、刘郎: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乡。后也以此典喻艳遇。 7、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译文:
你说来相会是空话, 别后不见踪影; 醒来楼上斜月空照, 听得晓钟初鸣。 梦里为伤远别啼泣, 双双难以呼唤; 醒后研墨未浓, 奋笔疾书写成一信。 残烛半照金翡翠的被褥, 朦朦胧胧; 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纱帐, 软软轻轻。 当年的刘郎, 早已怨恨那蓬山遥远; 你去的所在, 要比蓬山更隔万重岭!
赏析:
这是一首艳情诗。诗中女主人思念远别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首联写有约不来的怨思,上句说负约,下句写梦见醒来已经天明。颔联写远别,上句写远别思念成梦,下句写醒后寄书。颈联写往昔爱情生活成了幻梦,上句写褥衾可见,下句写香帐可闻。末联写其人已远,情虽深挚,也不得不恨。李氏的艳情诗,善于把生活的原料,提炼升华为感情的琼浆玉露,使其超脱亵俗味,臻于完美。然而,也因此,李诗却比较深奥费解。
李商隐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作者: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注释:
1、凤尾香罗:凤纹罗;罗:绫的一种。 2、顶:指帐顶。 3、扇裁:指以团扇掩面。
译文:
织着凤尾纹的绫罗,薄薄重重; 碧纹的圆顶罗帐,我深夜赶缝。 那回邂逅,来不及用团扇掩盖; 可你驱车隆隆而过,无语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 却无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红。 也许你在垂杨岸,栓系斑骓马; 怎能等到,送去会你的西南风。
赏析:
这大概是抒写一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和长相思的苦闷心情。诗的首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表现她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期待。颔联回忆最后一次邂逅的情状,表达她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地回味的复杂心情。颈联写别后的相思寂廖,春光已尽,石榴花开,所思之人断无消息。表达了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怅惘和感伤之情。尾联写日夜思念的人,或许相隔非远,只是咫尺天涯,无缘会合罢了。诗活用了曹植的《七哀诗》中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的名句,表达会合难期之苦。诗中所流露的感情真挚而深厚。看来女主人公似乎是单相思。虽然相思无望,然而追求却十分执着。正是这种纯情,这种痴情,赋予诗歌强烈的感染力。
此诗或以为是写男子思念女方的。象这样的艳情诗,本来就很难揣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