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八首其一左思(咏史八首其六原文?)

admin 好词好句 13

左思的《咏史》共八首,求原文?

其一 弱冠弄柔翰,卓荦(luò)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其二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买臣困樵采”的出处是哪里“买臣困樵采”出自魏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买臣困樵采”全诗《咏史八首》魏晋 左思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左思是西晋太康时期(280-289年)的杰出作家。他的诗赋成就很高。《三都赋》使“洛阳纸贵”,他的诗,谢灵运认为“古今难比”,钟嵘《诗品》也列为“上品”。《咏史八首》是左思诗歌的代表作,所以刘勰说:“拔萃于《咏史》”(《文心雕龙·才略》)。《咏史》诗,并不始于左思。

左思出生于公元250年,死于305年,字太冲,是我国西晋著名的文学家,最出名的作品便是《三都赋》,甚至在当时造成“洛阳纸贵”。

咏史八首其六原文?

咏史八首 其六 魏晋 左思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 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回咏史·郁郁涧底松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咏史八首》是晋代文学家左思创作的一组咏史诗。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借古人古事来浇诗人心中之块垒。

左思貌丑而口吃,出生儒家,擅长写作,不喜欢出门交友,就是现在的说的“宅男” 要了解左思这个人,从《晋书.文苑列传》开始,书上记载:左思,字太冲。

“咏史”多局限于叙述史实,借古人古事以书写自己的胸怀,揭露了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抑,抒写诗人对高门权贵的蔑视之情。

好的,以下是一些带子灵的古诗:《子灵 Petite》子灵 Petite,秀外内中慧。青丝如瀑垂,目光柔似水。唇红齿白齐,笑容暖心醉。美貌与智慧,皆令人钦佩。

左思《咏史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左思是西晋太康时期的杰出的作家,他的诗赋成就很高,他的《三都赋》使“洛阳纸贵”。他的诗,谢灵运认为“古今难比”,钟嵘《诗品》也列为上品。《咏史》诗八首,是左思诗歌的代表作,所以刘勰说:“拔萃于《咏史》。” 《咏史》共八首,大都通过对古人古事的歌咏来抒写自己的怀抱。题名咏史,实际是咏怀。

晋灭东吴,是在公元二八〇年(晋武帝太康元年),《咏史八首》写在公元二八〇年以前,则是肯定的。左思借咏史以言志的是:“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其一)左思的动机,是否诚如他所说的那样纯洁、信美,是需要做出具体分析的。

咏史八首·其一 左思〔魏晋〕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左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左思《咏史》诗,抒写了诗人少年时的雄心壮志。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五言·出自唐·杜甫《别房太尉墓》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咏史八首其一左思表达了诗人愿为统一国家、安定边患效力的抱负,抒发功成之后归隐田庐的淡泊情怀。《咏史(其一)》 - 晋左思,这首诗是选自作者《咏史》八首中的第一首。它表达了诗人愿为统一国家、安定边患效力的抱负,抒发功成之后归隐田庐的淡泊情怀。

咏史八首 其一

你好,《咏史八首》的作者是近代文学家左思。《咏史八首》是一系列的咏史诗,名为咏史,实则咏怀。《咏史八首》奠定了左思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生卒年不详。左思一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但虽然“良图”变成了梦想,志向没有得到伸展,却并没因此向权贵俯首,滚进污淖之中,而是断然割断俗念,“归隐田园”,洁身自好以终。左思在谋求仕途中所遭遇的种种坎坷、艰难,了解到晋的政治腐败都反映在《咏史八首》诗中,成了左思平生思想与节操的写照。

[魏晋]左思

弱冠弄柔翰,

卓荦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

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

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

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

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

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

右盻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

长揖归田庐。

其二郁郁涧底松,

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

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

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

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

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

白首不见招。

其三吾希段干木,

偃息藩魏君。

吾慕鲁仲连,

谈笑却秦军。

当世贵不羁,

遭难能解纷。

功成耻受赏,

高节卓不群。

临组不肯绁,

对珪宁肯分。

连玺曜前庭,

比之犹浮云。

其四济济京城内,

赫赫王侯居。

冠盖荫四术,

朱轮竟长衢。

朝集金张馆,

暮宿许史庐。

南邻击钟磬,

北里吹笙竽。

寂寂杨子宅,

门无卿相舆。

寥寥空宇中,

所讲在玄虚。

言论准宣尼,

辞赋拟相如。

悠悠百世后,

英名擅八区。

其五皓天舒白日,

灵景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

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

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

何为歘来游。

被褐出阊阖,

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

濯足万里流。

其六荆轲饮燕市,

酒酣气益震。

哀歌和渐离,

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

与世亦殊伦。

高眄邈四海,

豪右何足陈。

贵者虽自贵,

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

重之若千钧。

其七主父宦不达,

骨肉还相薄。

买臣困樵采,

伉俪不安宅。

陈平无产业,

归来翳负郭。

长卿还成都,

壁立何寥廓。

四贤岂不伟,

遗烈光篇籍。

当其未遇时,

忧在填沟壑。

英雄有迍邅,

由来自古昔。

何世无奇才,

遗之在草泽。

其八习习笼中鸟,

举翮触四隅。

落落穷巷士,

抱影守空庐。

出门无通路,

枳棘塞中涂。

计策弃不收,

块若枯池鱼。

外望无寸禄,

内顾无斗储。

亲戚还相蔑,

朋友日夜疏。

苏秦北游说,

李斯西上书。

俯仰生荣华,

咄嗟复雕枯。

饮河期满腹,

贵足不愿余。

巢林栖一枝,

可为达士模。

译文:自己二十岁就擅长写文章,博览群书,才能卓异。

写论文以《过秦论》为准则,作赋以《子虚赋》为典范。

边疆苦于敌人的侵犯,告急的文书驰传到京师。

我虽然不是将士,但也读过《司马穰苴兵法》一类的兵书。

放声长啸,啸声在风声中激荡,志气豪迈,哪里把东吴放在眼里。

自己的才能虽然像铅刀那样柔软,但仍然有一割之用。做梦也想施展自己的才能。

消灭江南的东吴,平定西北的羌胡。

要学习鲁仲连那样,为平原君却秦兵,功成身退。

注释

弱冠:古代的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人,但体犹未壮,所以叫“弱冠”。

柔翰:毛笔。这句是说二十岁就擅长写文章。

荦:同跞。卓跞:才能卓越。这句是说博览群书,才能卓异。

著:一作“着”。过秦:即《过秦论》,汉贾谊所作。子虚:即《子虚赋》,汉司马相如所作。准、拟:以为法则。

鸣镝(dí敌):响箭,本是匈奴所制造,古时发射它作为战斗的信号。

檄(xí习):檄文,用来征召的文书,写在一尺二寸长的木简上,上插羽毛,以示紧急,所以叫“羽檄”。

胄(zhòu宙):头盔。甲胄士:战士。这句是说自己虽不是战士。

畴昔:往时。穰苴(rǎngjū):春秋时齐国人,善治军。齐景公因为他抵抗燕、晋有功,尊为大司马,所以叫“司马穰苴”,曾著《兵法》若干卷。

“长啸”两句:是说放声长啸,其声激扬着清风,心中没有把东吴放在眼里。

铅刀贵一割:用汉班超上疏中的成语。李善注引《东观汉记》:“班超上疏曰:臣乘圣汉威神,冀俲铅刀一割之用。”铅质的刀迟钝,一割之后就很难使用。拿铅刀用来比喻自己才能低劣。

骋:施。良图:好的计划。这句是说还希望施展一下自己的抱负。

盼:看。澄:清。江湘:长江。邰希萱水,是东吴所在,地处东南,所以说“左眄”。羌胡:即少数民族的羌族,在甘肃、青海一带,地在西北,所以说“右盼”。

爵:禄位。田庐:家园。这两句是说要学习鲁仲连那样,为平原君却秦兵,功成身退。

左思是西晋太康时期(280-289年)的杰出作家。他的诗赋成就很高。《三都赋》使“洛阳纸贵”,他的诗,谢灵运认为“古今难比”,钟嵘《诗品》也列为“上品”。《咏史八首》是左思诗歌的代表作,所以刘勰说:“拔萃于《咏史》”(《文心雕龙·才略》)。

  《咏史》诗,并不始于左思。东汉初年,班固已有《咏史》诗,但是,这首诗的写法只是“概括本传,不加藻饰”,而左思的《咏史》诗,并不是概括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而是借以咏怀。所以何焯说:“题云《咏史》,其实乃咏怀也。”又说:“咏史者,不过美其事而咏叹之,概括本传,不加藻饰,此正体也。太冲多摅胸臆,此又其变。”(《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何氏认为左思《咏史》是“咏史”类诗歌的变体,其实这是“咏史”诗的新发展。

  左思《咏史》诗,抒写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但是,由于门阀制度的限制,当时出身寒门的有才能的人,壮志难酬,不得已,只好退而独善其身,做一个安贫知足的“达士”。这组诗表现了诗人从积极入世到消极避世的变化过程。这是封建社会中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有理想有才能的知识分子的不平之鸣。

  第一首写自己的才能和愿望,可以看做是这组诗的序诗。开头四句,写自己的博学能文。“弱冠弄柔翰”,是说自己二十岁时就舞文弄墨,善于写作文章了。“卓荦观群书”,写自己博览群书,才学出众。这两句实为互体,意思是说:我二十岁时已才学出众了,不仅善于写作,而且博览群书。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正是由于左思博览群书,才能善于写作,才能“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即写论文以《过秦论》为典范,作赋以《子虚赋》为楷模。《过秦论》,西汉贾谊所作,是其政论中的名篇;《子虚赋》,西汉司马相如所作,为赋中名篇。左思著论作赋以他们的作品为榜样,说明他的见识与才能,颇有自负的意味。

标签: 左思 咏史八首 铅刀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