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其主张。
1)北宋:程颢、程颐(合称“二程”)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理而后物。(核心思想)②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先来了解下北宋的周敦颐,我们熟知的那篇美轮美奂的《爱莲说》就出自这位大师之手。他受到祖师爷陈抟道士的影响,以道家的语境写了一本书叫《太极图说》。
程颐的理学思想以“理”为核心,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体现了天地万物的规律。在教育上,他倡导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注重内心修养和道德实践。在政治上,他主张以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强调君主的道德修养对社会风气的影响。程颢 程颢,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北宋哲学家、教育家。
程朱理学:探索宇宙本源与道德准则的智慧结晶 二程兄弟,程颢与程颐,他们的哲学视野以“理”或“天理”为最高哲学范畴,坚信理无所不在,永恒不变,既是宇宙的根源,也是社会生活的至高指导原则。程颢倡导“主静”,强调内心的正直与诚意,主张通过静心来领悟真理。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程颢、程颐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把天理何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还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程颢程颐的哲学主张有哪些区别和共同点?
在哲学领域,程颢强调了心与理的本体同一性,主张“心是理,理是心”,而程颐则提出了“有理必有气”的观点,这种哲学分歧深远影响了他们的其他理论。尽管有所不同,他们在政治主张上均倾向于“格君心之非”,注重人民利益和保民思想。在经济理念上,他们坚持以农为本,强调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二程学说最显著的差异在于:程颢宣称“只心便是天”,而程颐则认为“吾儒本天,释氏本必”,将心与天对立起来。二程之学兼具人伦和物理,但人伦是重点,伦理思想处于主导地位,而天道观为从属。他们主张“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要进行道德涵养和道德实践,以便恢复和保存心中固有的天理。
早在北宋时,程颢、程颐兄弟就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在这套体系中,他们提倡理学,说“理”就是世界的本源,万物皆由理而出。
在宋元时期,社会思想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思想家,以下是其中一些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程颢、程颐:他们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认为“天人合一”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他们的学派注重人的自我修养,强调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倡导培养君子和贤人的道德修养。
《题淮南寺》年代:宋作者:程颢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二程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程颢、程颐的思想主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程颢(1032~1085),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程颐(1033~1107),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字正叔。
程颢程颐是北宋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他们认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是儒家经典,可以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
创立洛学 程颢、程颐兄弟,世称“二程”。二程十六岁时,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宋神宗赵顼时,建立起自己的理学体系。
程颐和程颢合称什么?
程颐和程颢合称为:“二程” 程颐(1033年-1107年),汉族,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出生于湖北黄陂,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
解释:中国以宋代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哲学学派。该学派肇端于北宋的周敦颐,奠基于二程,完成于南宋的朱熹,是理学中最大的学派。
程颐是主张复兴儒学的。程颢和程颐是中国儒学第二次复兴的主要骨干人物,他们在中国儒学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主张学生们要独立思考,外界的引导只起到辅助作用,归根结底还要靠自己去领悟。这些主张对后世影响很深,即使在今天也有借鉴意义。
程颢与程颐一起,创立了“天理”学说。“理”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目的 第一,“理”是宇宙的终极本原和主宰世界的唯一的存在。第二,“天理”又是封建道德原则及封建等级制度的总称。
谁能说说宋代理学的发展及主要观点
宋代哲学的主流,是儒家哲学的特殊形式,又可称为道学。因理学家主要讨论的内容为义理、性命之学,故称为理学。是融合佛、儒、道三教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北宋时期的石介、胡瑗、孙复被称为理学三先生,但实际的开创者为北宋五子,即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周敦颐为宋代理学的开山祖,他将道家无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加以融合,阐述了理学的基本概念与思想体系。邵雍是先天象数之学的创始人,并使之成为理学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张载则发展了气一元论思想,为古代中国辩证法两一学说的集成者。二程兄弟是理学的重要代表,他们为北宋的理学思想奠定了基础。宋代理学思想以理为万事万物的本源,又称为天理,承认事物的变化。但认为这是理的神秘力量所至,还阐述了天人关系等问题,坚持天人相与的命题。在认识论上比较重视精致的先验论认识论,以格物致知为基本命题概念,讲求穷理。南宋学者朱熹与陆九渊是理学的发展者。朱熹也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在理学体系的完善与阐发上有特殊贡献。他承续了二程的思想,认为理是存在的基础,物质性的气是第二性的,“‘理在先,气在后’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朱子语类》),理的最高境界为太极。但他又认为理无气则不存,气无理亦不能存,二者紧密相关。陆九渊为主观唯心主义理学派别的重要代表,他的思想多与朱熹对立,二人曾发生激烈的辩论。他反对朱熹的读书明理,观察万物以穷理的思想,认为这些均属支离事业,提出“心即理也”的命题。以“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为核心,把格物致知的命题变为易简功夫,主张发明人之本心,反对著述立说与博取群书。宋代理学的这两派对后来影响较大,王阳明为明代理学代表,他基本上承续了陆九渊一派思想,对后代影响巨大。
备受统治者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