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笺向壁字模糊,曲阑深处重相见】出自哪?
出自清朝词人纳兰性德的《虞美人》全文如下: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1�7\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纳兰词·虞美人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词译 湖水色罗裙。一波一波迤逦荡开。水波上亭亭生出长长一茎莲花。淡喜薄嗔。比莲更娟静比莲更洁净的,是她的容颜。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注释:1.匀泪:拭泪。全句指在情人的怀中颤抖着搽拭眼泪。2.不胜清怨:指难以忍受的凄清幽怨。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翻译:当年在曲折的回廊深处,我再一次与你相逢,我怜惜地将你轻轻拥人怀中。两人深隋相偎,低语呢喃,互述久别后的相思情意。原文:《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译文对照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赏析 这首词追忆恋人:上阕前两句化用李后主“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之句,写相见时的情景。后两句写离别之后两人同样在月夜相思,同样的凄清幽怨难以忍受。
纳兰性德的诗词《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阅读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清·纳兰性德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赏析】有人说,纳兰词是可以喜欢,不可以爱的。喜欢那种朦胧凄美的此句已经足够,一旦爱上,就注定要承受太多凄凉。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清代:纳兰性德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译文 当年在曲折的回廊深处,我再一次与你相逢。你抹掉泪水,颤抖着依偎在我怀里。分别之后,你我承受着相同的凄凉痛楚。
【作者】清·纳兰性德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开篇两句化用了李煜《菩萨蛮》中的「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生动传神。别后的凄凉,最难以忍受的是月明之夜的清冷相思。读来令人摇心动魄。虽并非初次,却仍然有点紧张。暗地里,偷偷匀拭着眼泪,心潮激荡。回想起别后,两处相思,一样凄切悲凉。
意思:分别之后,你我各自承受同样的凄凉。每逢月圆,便因不能团圆而倍感伤心。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标签: 相思 离别 词 情感 场景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注释 1.匀泪:拭泪。全句指在情人的怀中颤抖著搽拭眼泪。 2.不胜清怨:指难以忍受的凄清幽怨。唐 《归雁》:“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不胜.承受不了。 3.分(fèn):料想。 4.山枕:枕头。两端凸起中间低凹的山形枕头。 5.檀痕,浅红色的泪痕。是说沾上胭脂的泪痕。 6.涴(wò):浸渍、染上。枕头上浸渍了粉红色的泪痕。 7.销魂:极度的愁苦或欢乐。 8.折枝,中国花卉画技法,即不画全株,只画连枝折下的部分。宋仲仁《华光梅谱·取象》:“……其法有僵仰枝、覆枝、从枝、分枝、折枝。” 1、 赵明华著 .纳兰词典评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12 :第164页 .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赏析 写男女偷会香艳放荡容易,风流最难。《诗经》里的《野有死麇》、《静女》等的风流清洁气质,到了后来都疏落了,诗比词四平八稳,写起感情来也深藏,艳语有限。词比诗放诞大胆。可惜花间词每多男女相欢之词,只是香艳有余,清净不足。五代词中最热辣亮烈的爱当是“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一份爱若冶艳纵情到了极至,便成了贞烈。与牛峤这首直接记录房中秘事的作品不同,距牛峤之后50年左右,南唐后主李煜也有一首大名鼎鼎的同调《菩萨蛮》,写自己与小周后偷会—— 明月暗飞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在起雾月光不明的晚上,小周后偷偷跑出来见情郎。手里拿着鞋,只穿着袜子走在台阶上,怕弄出声音让人发现。约在画堂南边见面,在他的怀里激动得娇躯轻颤:“我出来一次很难,你一定要好好爱我呀。”当时小周后在为姐姐大周后侍疾,与后主情人欢会,不免偷偷摸摸,也正因为相见难,才更相见欢,情感更热烈行为更大胆感受更 *** 。后主此句探骊得珠,写透小周后心事,十分逼真地刻画出少女心头小鹿乱撞的那种情窦初开、偷尝禁果神态。“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与牛峤的“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同为狎旎已极的情语,因为感情至真,不觉其淫,反觉其美。 人不能以词论,词却可以因人论,最简单李白的词和苏轼的就截然有别。同样是和伊人相处相偎相依,后主于清新中写出情人间的冶艳,而容若写出的感觉是一份静美婉约,恋人间的温柔爱怜。容若心性高贵纯洁如小王子,作词情语多多而艳语少少,清朗纯净感觉很像学生时代的恋爱,停留在精神层次的需求更强烈。这阕《虞美人》起拍两句即化用后主名句,生画出当年与伊人相会的情景,是在曲阑深处,她心情激荡,轻轻落泪。 这首词所写是回忆当年和伊人相会相处的情景,字句间一片春光凄凉,前两句叫人读来摇心动魄,后两句词意陡转,道破这原是记忆中的美妙而已,现在已经是别后凄凉。凄清幽怨到让人不堪承受了。下阕紧承上阕词意,将失意一倾到底,用词精美婉约,然凄怆词意并未因此而消减,依然辛酸入骨。容若此词和后主词还有一点相似,就是不过多的借助外景,而选择用白描的手法深入内心,感情恳切,用词清净。 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是怎样难以排遣的离愁别绪让人憔悴?半生已经孤零零地渡过,思念却未消减。泪水依旧会毫无节制地濡出来,沁湿了枕头。想来,余生活着也只是为了生长繁衍、重复延续这种孤独。与她离别不过数年,容若却觉得半生已过,心态一老如斯,这种苍老是行在旷野中劈头一道闪电,迅疾猛烈瞬间经年。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在束河买扎染的裙子,送给最好的朋友,图案肆意,随意泼染,想起千年前兰心惠质的女子,不屑用外面的庸脂俗粉,而别出心载地用山水画的折枝技法,在素白的罗裙上画出意境疏淡的图画。 时间蹂躏记忆,人往往身不由己地凛冽忘却。记忆消退如潮,难以控制。最终亦只可记得一些细微深入的细节,它们如白垩纪时流落在地球上的植物,亦是一种遗落。却是自有定义和存在价值。 记忆中最快乐的事,就是同你一起为罗裙画上图案,隔天见你穿上。看你容光潋灩,柳腰裙儿荡,便是旖旎挠人的春光。而今这盛景不再。我活着亦只为了重复对你的纪念。 别后。你是否,和我一样。因为记得那些清淡时光的秾丽快乐而心意凄凉?爱消魂,思念更销魂。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作者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容若,字性德,原名成德(1655-1685),满族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家世显赫,清康熙大学士明珠之子。纳兰性德自幼勤于修文习武,18岁中举,22岁赐进士出身。选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扈从于康熙身边。辑有《全唐诗选》和《词韵正略》。词集《侧帽集》问世,时年仅24岁。另有《饮水词》、《通志堂集》。擅书法,精于书画鉴赏。纳兰性德性澹泊,视功名权势如敝屣,视相府长子、御前侍卫的地位为难以解脱的束缚。纳兰性德在清初词坛上独树一帜,词风格近李煜,有清李后主之称。所写词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纳兰性德的其它作品 ○ 长相思·山一程
○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 纳兰性德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