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翻译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白话释义: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原文: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已亥杂诗古诗意思是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己亥杂诗古诗原文: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作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注释 1.九州:中国。2.风雷: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3.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4.恃(shì):依靠。5.喑(yīn):没有声音。6.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7.究:终究、毕竟。
译文: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原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意思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组诗作品。诗句的意思为: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家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己亥杂诗的古诗的意思
《己亥杂诗》的意思:离别京城时,心中离别的愁绪浩荡如水波,向着日落的方向往西边延伸,马鞭挥向东面,宛若人在天涯一般。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己亥杂诗》的原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原文:《己亥杂诗》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2.吟鞭:人的马鞭。 3.东指:东方故里。 4.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以下是己亥杂诗全诗意思及中心思想:全诗意思: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
《己亥杂诗》意思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己亥杂诗》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己亥杂诗古诗的意思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的意思:要依靠风雷的激荡力量才能让九州大地重现生机,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家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翻译: 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己亥杂诗 龚自珍〔清代〕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译文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注释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
译文:想要这么大的中国重新变得朝气蓬勃,必须依靠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就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非常让人心痛。
已亥杂诗这首诗的意思?
已亥杂诗古诗意思 《精锐:》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己亥杂诗的古诗是什么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
《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注释:1.这是《己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已被编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第八首)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3.恃(shì):依靠。4.喑(yīn):哑。5. 究: 终究,毕竟。
已亥杂诗原文及翻译如下:[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译文 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杰出的思想家、诗人和学者。共有《己亥杂诗》315首,多咏怀和讽刺之作,写于已亥年,即清道光十九年(1839)。这首诗是龚自珍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己亥杂诗原文及翻译
《己亥杂诗》
作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己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已被编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第八首)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哑。
5. 究: 终究,毕竟。
6. 重:重新。
7.降:降生
译文:
因为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在拘守一定规格后降下更多的人才。
己亥杂诗原文及翻译如下:
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
少年时期不管哀伤还是快乐,表现都异于常人;歌唱或哭泣经常没有理由,但每字每句流露的都是真情实感。到了壮年却要经常和各种或愚蠢或狡诈的人打交道,于是我童年那颗纯真的心就只能在梦中看到了。
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的简介: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