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古诗(古诗赵翼《论诗》)

忽燃又忽灭 诗词赏析 13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这首诗最早出自哪里。有什么意思呀

出自《论诗》,此为清代学者赵翼的组诗名,这组诗为七言绝句,借议论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一些观点。这句话的意思是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如今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论诗》是诗人为批驳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诗必称古”“厚古薄今”的观点而创作的。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论诗》清朝: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黄鹤楼 唐朝诗人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元好问是金代文坛最杰出的大家,他的《诗论三十首》是唐宋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组诗论绝句,集中体现了他的审美追求和诗歌创作观。

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兴定进士,曾任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金亡不仕。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 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

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镟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

《论诗》(赵翼)译文赏析

论诗 赵翼 系列:古诗三百首 论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 *** 数百年。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 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 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论诗翻译如下: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首诗的大意是,李白和杜甫的诗篇历经千秋万代,仍然被广大人民传颂不已,但如今读来已感觉不再新鲜。这是因为每个时代都有杰出的才子佳人出现,他们各自在文学领域中独领风骚,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赏析〈论诗〉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见解,他认为诗歌创作应具有时代特征。诗人应有自己的新创造。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雄心壮志。诗的前两句从历史上的李白和杜甫引发感慨,既充分肯定了他们在诗歌发展道路上的巨大作用,称颂他们的作品有口皆碑,千古流传。

论诗(一)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2.论诗(二)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3.论诗(三)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4.论诗(四)少时学语苦难圆。

拼音:zhào yì 赵翼小传:(1727--1814) 清史学家、文学家。字云崧、耘松,号瓯北。江苏阳湖( 今常州)人。乾隆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

古诗 赵翼《论诗》

论诗》(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赏析】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拟,此诗就体现了这一点。为了说明诗风代变的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为例。

(1)李白、杜甫;这里指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或:在诗歌(或“文学”)创作上的地位和影响。或泛指文学。

论诗古诗原文:佚名 唐风晋调总争新,鼓送春雷动地滨。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胜境纪风云。思深常抱广冤泣,忠至惟将七字陈。独抱遗编无处说,泪花憔悴黯惊魂。这首古诗通过生动描绘诗人的内心情感和对诗歌的见解,展现了诗歌的魅力和力量。

网上好的《论诗》文章多,好诗却难得一见了?诗词文化规则文化层面:时代不同了,鱼龙全混杂。潜规则变了,猫鼠能同居。尝味蕾坏了,香臭已不分。

你这实在太大了,论诗写的人很多,你是初中生么,如果是,想必问的是赵翼的吧。赵翼的《论诗》对吗 见下: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他还写了其他四首,一并发给你,见下: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论诗》(赵翼)译文赏析

论诗 赵翼 系列:古诗三百首 论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 *** 数百年。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    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    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赏析    第一、二句诗人指出,即使是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诗篇也有历史局限性。    第三、四句诗人呼唤创新意识,希望诗歌写作要有时代精神和个性特点,大胆创新,反对演习守旧。    世人常常用这句诗来赞美人才辈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换旧人,或新一代的崛起,就如滚滚长江,无法阻拦。 写作特点    诗歌语言浅近,直抒胸臆,作者以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为例,评价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的伟大成就。接着笔锋一转,发表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卓越见解:随着时代发展,诗歌创作也要推陈出新,不能停滞不前。每个朝代都会有新人涌现,发展、创作是作者论诗的核心与灵魂。 简评    此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他认为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的诗人。写出了后人继承前人。本诗虽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 *** 数百年。」一句表达了文学创作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主题思想与中心。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式。他通过对诗家李白、杜甫成就的回顾,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 *** 的人物,不必为古人是从。诗歌也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 注解    *** :指作品在文学界的地位及其影响.    在中国文学史上,「 *** 」是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的并称。而「 *** 」传统则是在《诗经》和《楚辞》的影响下发展形成的我国古代诗歌的两种优良传统,即代表《诗经》的《国风》所形成的「风」诗传统和代表《楚辞》的《离骚》所形成的「骚」诗传统。    所谓的「风」诗传统,就是世代相传的现实主义的精神。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生活的实际样式再现生活,并通过对生活真实的、具体的、形象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本质的某些方面。《国风》中的民歌和二雅中的卿士大夫政治讽喻诗就集中体现了这种现实主义的精神。在内容上,它们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批判现实;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它们善于用朴素的文风、简洁的语言、巧妙的比兴,塑造出真实、自然而生动的形象,描绘出亲切感人的生活画面,来抒 *** 怀,反映现实。而这也就是「风」诗传统,即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主要特征。后世文学中继承发展了「风」诗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主要有:两汉乐府民歌、建安曹魏时代的文人诗歌、北朝民歌、唐代杜甫的「诗史」作品、中唐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宋代以王禹偁作品为代表的「白居易体」诗歌、金元之际元好问的诗歌等。元代关汉卿的杂剧、清代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虽然不是诗歌,但是也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    所谓的「骚」诗传统则是充满 *** 和幻想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积极浪漫主义的原则是「力图加强人的生活意志,在他的心中唤起他对现实和现实的一切压迫的反抗」。诗人屈原的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集中地体现了这种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这表现在《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在内容上,《离骚》表现了屈原的进步理想以及他对进步理想九死不悔的孜孜追求。这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本质。在艺术手法上,屈原一方面采用丰富的神话素材,通过自由的幻想,来构成一个奇特的神话世界,借此表现诗人内心的矛盾冲突和上天入地地求索以及始终不渝的爱国之情;另一方面还礼利用发展了民歌的比兴手法创作了一个「香草美人」的世界以此来象征他与楚国腐朽黑暗势力的斗争是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斗争。《离骚》这种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幻想和热情,表现作者对进步理想的执著追求的特征,也就是「骚」诗传统,即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的主要特征。这种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也在后世薪火相传,汉代的辞赋家贾谊、建安时代的曹植、正始时期的阮籍、两晋六朝时的左思、鲍照、盛唐的李白、中唐的李贺以至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明清的小说家吴承恩、蒲松龄,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    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